学校名称
教学科研

读《温软的颠覆》有感

发表时间:2018-01-26 作者:李晓明阅读次数:481

本学国画校本课程水韵榉园 墨润人生”在我校4-6年级开展。在国画教学中,尊重学生创作,为了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的愿望美术教师结合教材,提取可用的课题和素材编写了国画教材。在本学期初国画课程以实践—开发—反思—改进”的开发模式开展了校本课程的实施工作。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水墨教学的同时,我也在思考是否可以利用当代水墨的特点,创造性地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读了马媛媛《温软的颠覆》,里面涵盖了关于水墨美术教学、艺术方面的探索文章十几篇还有马老师的水墨作品集,她的作品题材以描写花蕾、竹子等为主要题材,运用彩墨作为主要材质,以女性特有的敏感体现出她对生生命意识的独特感受,我也感慨于她对艺术的执着和对水墨独到的见解。

 曾经看一位中国当代油画家说,中国没有纯粹饿抽象艺术,我非常诧异。但是在众多的中国当代著名油画家的作品中,如何多苓、周春芽,他们都在汲取着中国水墨艺术的意象和抽象精神。甚至在艺术创作时,他们会不断思考着如何把水墨艺术中的抽象笔法、结构、意境应用到当代油画创作中去。虽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是老生常谈,似乎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但就我个人的艺术经验来看,中国的水墨艺术从开始就很抽象,在世界艺术中别具一格,对日本和亚洲乃至欧洲现代艺术影响深远。中国艺术起初就讲究意境的抽象美,虽然没有像西方艺术那样科学地研究关于抽象的问题,但是骨子里的确很抽象。从“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和水墨材质的自由挥洒开始,中国的水墨艺术注定就很抽象了,无论是书法的线条抽象美,还是水墨材质和意境的抽象美,都让人流连忘返。

 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认为,“具象和抽象为两极,意象置于其中。根据物体表象特征减少和主观因素增多的趋势,由两极的具象和抽象确定一个尺度,中间部分就是意象范畴。”在许多国画画家的艺术创作中,总是有很多新的思路和表现手法出现。但是无论技法和观念如何变化,水墨语言和意境都是极富魅力的,让人具有极高的兴趣。当代中国水墨画以其灵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以及丰富多彩的艺术想象空间,为艺术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舞台,表达着画家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生命的震撼,这是艺术家对内心深处的一种诠释,运用灵动的水墨来表达艺术家内心的灵感与冲动。当代水墨画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艺术工作者去深思,需要更多的艺术工作者去开拓,需要更多的艺术工作者去传承。当代水墨的发展,形式的融合,东方笔墨和西方构成的搭桥,为中国水墨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学生在对传统水墨的技法进行熟悉和掌握后,是否可以用水墨表达抽象的符号和感受,这是我们应该去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和方向,让水墨教学更有趣、更有新意,呈现更多样化的形式。

1条评论,有481人参与。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评论

李倩IP:172.17.35.71 2018/1/26 11:31:31 发表
自从开发国画校本特色课程,我们组内几位美术教师就不断的探索水墨画的各种表现方法,争取在课堂和社团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是使学生对水墨创作更有新意,体会到水墨画的博大精深。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页 共1


地址:山东青岛市市南区湖南路29号

邮编:260001

电话:0532-82865917

青岛榉园学校 www.juyuan.qdedu.net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