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教学科研

读《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有感

发表时间:2018-03-20 作者:刘洋阅读次数:473

读《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有感

 

今天我的读书笔记,是关于《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的。我是在朋友的推荐下看的这本书,现在我也把这本书推荐给小伙伴们看下,希望对我们以后的教学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这本书的开篇就戳中了我在教学当中的痛点,“学生想认真学习,教师想尽力帮助学生学习,家长永远想给孩子最好的,校长、主任也绝对希望学校的教学能够蒸蒸日上,推动教改的专家学者们更是希望能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制作。问题是,我们如何确定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对的呢?直觉上,我们都认为我们是对的,但心理学却告诉我们:人们的想法往往埋藏着许多盲点。”我心中一直都认为,99%的孩子都是想要有一个好成绩,想做一个好学生的,我们老师们也都是卯足了劲想要把孩子教好。但是现实中却往往事与愿违,这令我很苦恼,我相信很多小伙伴们也跟我有同样的苦恼。

这本书从学习、关系、决定三个角度,通过心理学总结了23种教育心理现象。给我触动最大的是其中的第七种教育心理现象:习得无助(learned-helplessness)。这种教育心理现象,文中的解释是,当个体认知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困难,对目前的环境变化无法控制,或是对未来发生的事情无法预测时,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延续,个体将会丧失斗志,继而陷入绝望的心理困境。在知道这种教育心理现象之后,我心底油生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学习跟不上,本质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诸多原因让他们丧失了学习兴趣,变得对自己的学习漠不关心。自己虽然只有短短2年的教学经历,有时看到孩子学习成绩差,也会感觉生气,甚至沮丧。现在想想可能自己的表现会间接的使孩子们丧失“斗志”,孩子的成绩差又如何,现在差又不代表以后也会差,我相信这些孩子们以后也会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就。

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在课堂上我努力让自己去理解和宽容那些成绩相对较差的孩子们,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精神压力在哪,试着让他们找回自信。并且在生活中加强了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对于学困生也是安排相应的补课时间,紧抓基础知识。也给孩子们亮绿灯只要有不会的问题对可以来问我,我们相互交流和学习,有的孩子也会直接给我发微信,这种情况一出现我也会在班级里面进行大力的表扬,鼓励孩子们,建立自信心。

仔细想想,我们大人碰到这种问题都会头大的不得了,何况是一个孩子。试着努力去教好每一个孩子,让孩子和我们共同进步!

0条评论,有473人参与。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评论

暂时还没有相关评论,赶紧抢沙发吧!


地址:山东青岛市市南区湖南路29号

邮编:260001

电话:0532-82865917

青岛榉园学校 www.juyuan.qdedu.net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