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如何实现把学生从“书本”带到“我的生活”的深度阅读?2020年4月25日,青岛榉园学校三年级的老师们依据统编教材的“寓言”单元,以“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为主题,带领学生进行了研究性学习。
阅读指导课上,老师们通过四篇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体的寓言故事,为学生“读寓言故事,明其中道理”做了进阶式的任务设计。借助注释、图片、想象等方式,向学生明示了“要读懂寓言故事中的道理,首先要读懂故事本身”的学习策略;采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哲理性的思辨中读懂故事;结合生活实际“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在丰富学生对寓言表现形式感受的基础上,老师们下放学习任务,学生们迅速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制定计划,明确分工。老师们深入各合作学习小组,借助原有的寓言系列阅读文本,和孩子们一起互动、探讨、交流,搭建起读懂寓言的学习支架。
寓言故事的系列阅读,老师们层层递进,由浅入深,从不同角度带领学生在研究中发现:虽然是同一个主题,但故事内容并不相同;虽然是同一个角色,但人物形象并不一样;不同的背景下,语言风格、故事结构也不尽相同。这样的比较阅读过程,提升了学生比较思维和收敛思维能力。“云端”成果展示,学生梳理、总结关于寓言的阅读体验,并由故事出发联系实际生活。慢品细嚼的一气呵成,拓宽了学生主动阅读的视野。
为期近两周的“寓言系列阅读”研究性学习,三年级的语文老师以清晰、结构化的组合,带领学生们在研究中提升了思维品质。由“故事”走向“生活”,引领学生将阅读走向深度,促进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