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文件要求,为实现学校“培养有品位的未来生活的创造者”的育人目标,围绕“品味与创造”的办学理念,充分重视优质的课外读物的育人功能,认真落实《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不断构建系统完善的课外读物进校园机制,青岛榉园学校将继续推进“知行合一”阅读的建设。
一、专项排查 完善管理机制
学校自2021年6月份以来开展“课外读物进校园”专项排查工作,成立以薛清校长为组长的“五项管理”领导小组,深入学习《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专门召开“课外读物管理工作会议”,领会文件精神内涵,明确工作任务目标,具体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岗。
由教导处、图书管理员、班主任组成的检查小组对学校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的图书进行逐类、逐架地检查清理,对“不良书籍”及《中小学生课外读物12条负面清单》中所涉及书籍进行彻底清查,严格把关学校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的各类课外读物的价值取向。
各班班主任也认真开展课外读物排查工作,对班级书架、图书角、学生书包、储物柜等开展排查,并对每本书进行翻阅,排查中没有发现问题书籍。
二、阅读书目 量身打造
青岛榉园学校书单的制定,在充分参考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儿童文学阅读研究机构、著名学者所列的阅读书单的同时,根据朱自强教授的《小学生儿童文学阅读书目(300种)》阅读书目进行了精心的筛选和整理,在严守分级的科学性、合理性,重视文体的丰富性、结构性的基础上,在对6000多种国内外的儿童文学书籍进行了精心研读和征求专家意见后,量身定制出了榉园学校一至六年级儿童文学分级阅读书目。
根据分级阅读的规律研究和小学生各学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小学各学段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该发展的能力为依据。不同的学年段,培养的侧重点也不同:一二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其中涉及到理解力的提升;三四年级重点培养感受力、想象力和理解力,其中涉及到分析能力的提升;五六年级重点培养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分析能力和批评能力。
三、活动开展 助推成长
自我校大阅读工作推展以来,本校师生根据中国海洋大学文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朱自强教授为我们量身打造的书单,全方位、多形式的展开了师生共读活动。
(一)师生共读
(二)教学展示
(三)读书大讲堂
(四)亲子共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加强课外读物管理是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有利于读物与课程教材形成育人合力。为此,我校将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行常态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家校联合管理监督机制,强化“防火墙”作用,发挥课外阅读“启智润心”的功能,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为学生成长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