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落实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文件精神,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引导教师和家长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努力提升学校的优质教育,实现个性化服务,学校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健全组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为扎实做好“五项管理”实施工作,进一步压实管理责任,明晰分工,制定重点任务清单,理清责任链条,明确责任人,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学校特此成立“五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薛清
副组长:禹青、张洪乾
组员:辛晓晓、张亚楠、臧茜璐、周志鹏
作业管理责任人:张亚楠
睡眠管理责任人:张洪乾
手机管理责任人:辛晓晓
读物管理责任人:臧茜璐
体质管理责任人:禹青
二、分层培训,高度站位统一思想
“五项管理”工作能否落到实处,与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密切相关,为统一全体教师思想认识,学校分别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全体教师会议、班主任会议与体育教师会议,细致进行文件解读与学校教育教学要求。通过分层培训,要让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实施“五项管理”的重要意义,“五项管理”是小切口、大改革,以小见方向、以小见责任、以小见情怀。引导教师高度站位,明确做好“五项管理”,是教育系统的重大责任,是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
三、规范管理,科学统筹注重实效
自2018年发布《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以来,学校在原有规范教育教学管理的基础之上,针对校情进一步严格教育管理,切实开展提质减负相关工作,在五项管理等方面已有一定的创新办法,受到家长的肯定。比如,学校实行弹性课时,一二年级通过长短课时的形式实行每天一节体育课,充分保障学生的体质健康;学校以“知行合一大阅读”为品牌活动,通过午间共读,乐享书趣;阅读课堂,品味书香;亲子共读,齐享书韵;阅读活动,分享展示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学校作为中国海洋大学的“儿童文学阅读实验基地”,聘请朱自强教授为“儿童文学阅读实验基地”专家顾问;学校为严格把控学生作业量及睡眠时间,分管干部每月进行作业检查,每学期进行家长电话随访与家长网络调查问卷,畅通家校联系渠道,保障学生减负措施。本学期,学校将在原有工作基础之上,强化管理,认真思考,进一步把五项管理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更加有效的成绩。
(一)作业管理(责任人:张亚楠)
项目名称
|
保障措施
|
落实标志
|
把握作业育人功能
|
1. 通过每日干部常规巡视,每月学科分管干部检查教师备课,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落实一年级零起点教学。
2. 通过每月学科分管干部检查教师作业批改情况,关注教师作业布置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
1.教师备课及绩效考核记录
2.教师作业绩效考核记录
|
严控书面作业总量
|
1. 教导处每月进行学生作业记录本检查检查,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 60 分钟。
2. 学校每学期组织家长进行网络问卷,了解各班级学生每天完成学校布置的书面家庭作业的时间,对发现存在问题的班级及时进行整改。
|
1. 作业记录本检查记录
2. 校内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
|
创新作业类型方式
|
学科组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适量布置诸如:跳绳、阅读、家庭劳动等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以及跨学科的综合性作业。
|
各学科特色创新作业
|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
1. 学科组教研与集备时开展作业设计的专项教学研究,分析学情,精准设计作业,在年级组统一作业内容及数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分层作业,实现个性化教育。
2. 语文、数学、英语教研组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作业展评活动,通过展示交流,发现亮点,寻找不足,提高作业质量。
|
1. 教研记录、集备记录
2. 教研组作业展评材料
|
加强作业完成指导
|
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作业指导,对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学生,应进行个性化指导。
|
随堂听课
|
认真批改反馈作业
|
1. 通过每月学科分管干部检查教师作业批改情况,关注教师对布置的作业是否亲自全批全改,并且正确规范、评语恰当。
2. 学校每学期组织家长进行网络问卷,了解各教师是否做到作业批改及时并有效反馈,对发现存在问题的班级及时进行整改。
|
1. 教师作业批改绩效考核记录
2.校内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
|
不给家长布置作业
|
1.学校制定《青岛榉园学校品位教师行为准则》,明确要求不得将自身教学任务转交家长代为完成,并对违规教师进行师德处罚。
2.学校通过随机电访,网络问卷等形式,了解是否存在教师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等情况。
3.通过开展一对一约谈的方式,教师和家长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双向约谈,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营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围,与学校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
1. 《青岛榉园学校品位教师行为准则》
2. 电话随访记录或校内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
3. 教师约谈记录
|
健全作业管理机制
|
1.学校制定作业管理机制。
2.教导处学期初制定提质减负工作计划,对学生作业做出规划,统筹协调各年级、各学科组作业占比。
3.学校制定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
|
1.《青岛榉园学校作业管理制度》
2.提质减负工作计划
3.青岛榉园学校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制度;青岛榉园学校作业质量定期评价制度
|
纳入督导考核评价
|
1. 学校将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教师每月绩效考核评价,重新制定教师作业批改考核标准。
2. 学校设立作业管理专项监督电话,畅通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
|
1. 绩效考核材料
2. 学校一键通电话
|
(二)睡眠管理(责任人:张洪乾)
项目名称
|
保障措施
|
落实标志
|
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
|
1. 通过“微榉园”微信公众号进行科学睡眠宣传教育。
2. 开展班主任培训,明确科学睡眠的重要意义。
3. 利用班队会等形式,向学生进行科学睡眠宣传教育。
4. 通过开展家长学校培训,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
1. 微榉园公众号
2. 班主任培训记录
3. 班会记录
4. 家长学校培训记录
|
明确学生睡眠时间要求
|
积极通过“微榉园”微信公众号宣传,使家长、学生明确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
|
微榉园公众号
|
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
|
1.学校上课时间不早于8:20,如有个别家庭因特殊原因无法接送学生,可自愿提出申请乘坐校车,学校将根据家庭住址及交通情况,科学统筹安排校车线路及时间。学校因疫情防控需要,实行错时错峰入校,若有因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提前开门,安排护导教师保障学生在班级内的安全及秩序。
|
学校作息时间表
|
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
|
班主任通过学生作业记录本了解每天完成作业时间,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第三时段或课后服务时间,完成书面作业。
|
作业记录本
|
合理安排学生就寝时间
|
1. 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指导学生制订作息时间表,一般于21:20前合理确定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
2.家长可通过每日情况记录卡反馈学生每晚就寝时间,确保学生睡眠充足。
|
1. 班会记录
2. 睡眠时间记录
|
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
|
1.班主任通过班会课等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
2.通过开展一对一约谈的方式,教师和家长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双向约谈,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
1.班会记录
2.教师约谈记录
|
加强学生睡眠监测督导
|
1.学校设立睡眠管理专项监督电话,畅通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
2.学校每学期通过家长网络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睡眠时间,加强学生睡眠时间的监测与指导改进。
|
1. 学校一键通电话
2. 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
|
(三)手机管理(责任人:辛晓晓)
项目名称
|
保障措施
|
落实标志
|
有限带入校园
|
1.通过家长信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2.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填写《青岛榉园学校手机进校申请书》,提出申请;进校后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
1.家长信
2.《青岛榉园学校手机进校申请书》
|
细化管理措施
|
1.学校制定手机日常管理办法;
2.学校为有带手机入校学生需求的班级配备一个收纳箱,并将其锁入个人物品橱内,由班主任负责管理;
3.各班建立正副班主任沟通热线,如家长有与学生通话需求,可联系任一位老师联系到学生;
4.明确规定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
1.《青岛榉园学校手机日常管理办法》
2.手机收纳箱
3.班级正副班沟通热线
4.家长网络调查问卷
|
加强教育引导
|
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
升旗仪式文本稿及照片材料、班队会备课、照片
|
做好家校沟通
|
1.学校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
2.引导每个家庭制定“家庭手机管理公约”家长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
1.家长信及家长回执单
2.《家庭手机管理公约》
|
(四)读物管理(责任人:臧茜璐)
项目名称
|
保障措施
|
落实标志
|
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
|
拓展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制定《青岛榉园学校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
|
《青岛榉园学校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
|
课外读物推荐及管理
|
学校和教师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推荐的课外读物,严格把关、控制数量。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
|
1.青岛榉园学校六级阅读书单
2.班级图书借阅记录
|
推动书香校园建设
|
学校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设立读书节、读书角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
|
班级图书角
|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
|
学校加强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读物的管理,发现问题读物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
|
建立“学校、教师、家长”三级监督检查机制
|
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和推荐。
|
学校组织管理人员提出初选目录,按推荐原则、标准、要求全面把关。学校组织专门小组负责审核把关,统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结果。
|
建立课外读物审核小组
|
(五)体质管理(责任人:禹青)
项目名称
|
保障措施
|
落实标志
|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
1.学校公众号宣传体育工作。
2.结合市南教体局抖音APP进行区级层面宣传。
3.通过家长会、个性化约谈等形式进行家校沟通,保证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实时动态和学校体育工作。
|
1.微榉园公众号
2.市南教体局抖音APP
3.家长会、约谈记录
|
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
|
1.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保证一二年级每天一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每周至少三节体育课。
2.确保不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
1.课程表
2.每日分管干部巡视记录
|
保证体育活动时间
|
1.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切实有效地通过30分钟大课间提升学生的体能。
2.将体育活动列入课表形成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减少学生的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和体育课。
3.以家庭作业的形式保证学生居家体育练习,教师针对体育家庭作业进行指导并与家长及时沟通。
|
1.课程表
2.《青岛榉园学校大课间活动制度》
3.作业记录单
|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
1.结合“自主 协同”教学模式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教研活动,体育组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将教师的指导和任务的引领贯穿整个体育课程中,提升学生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2.继续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将学校花样跳绳、排球、帆船课程落实到每周体育课中。以跳绳、排球、帆船为载体,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课堂教学研究。
3.组织开展校运动会、校内体育竞赛、校级体育联赛、吉尼斯挑战赛等多种形式的体育竞赛,聚焦“教会、勤练、常赛”,以精彩赛事亮特长,让学生在比赛中提升自己的技战术,达到“以赛促训”的目的。
|
1.教研、集备记录,教师备课
2.研究展示课例及校本课程材料
3.各项赛事方案
|
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
|
1.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中。
2.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建立健康促进校长、班主任、体育老师责任制,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加强沟通。
3.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及学生家长都要经常矫正学生不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每天科学地做好眼保健操,使学生养成科学用眼和自觉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
4.班主任与家长监督学生睡眠情况,保证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 20。为保证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家长和学生合应该理制定在家的作息时间表,积极培养学生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减少学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长,确保学生睡眠时间充足。
5.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早睡早起,吃好早餐,和孩子一同健康生活。
|
1.绩效考核
2.体育工作会、家长会、家长约谈记录
3.干部护导反馈表
4.睡眠时间记录
|
做好体质健康监测
|
1.学校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对于班级中的负面清单人员进行逐个击破。
2.通过家校沟通,让学生和家长重视体质监测项目,保证学校与家长共同督促学生共同进步和提高。
3.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介绍疾病预防处方、营养处方、运动处方,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
1.青岛榉园学校体质监测提升方案,建立负面清单
2.家校沟通记录
3.微榉园公众号及班会记录等
|
健全责任机制
|
副校长统筹规划学校体育工作,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到学校日常管理中。
|
1.人事分工安排
|
强化考核检查
|
1.学校每月进行绩效考核,根据教师备课、社团组织,依据考核细则每月按照ABC 定档,重新制定考核标准。
2.每学期按等级评选优秀教研组。
3.体质监测体育老师和班主任双重考核。
|
1.绩效考核
2.教研组及班主任考核标准
|
学校将严格按照此工作方案做好五项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形成长效机制,做到持之以恒,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青岛榉园学校
2021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