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了20世纪就开始流行的经典,来自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耐人寻味。当代教育的很多教育的理念,其实早早就有所发掘和探究,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一笔财富,而这笔财富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他教会我们要教会儿童学习。要想让孩子们在学业上不落队,我们要教会儿童熟练地读写,读——让他们迅速地,有理解地有表情地阅读和感知所读的东西。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做到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我们提倡孩子们读书,正如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不仅要多读书,还要在读的时候思考这本书带给我的收获和思考。写——给学生讲述点什么,让他们一边听讲一边思考你所讲述的内容,而同时还要把自己的思想简明扼要的写出来。当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了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那么学习自然而然就会有所进步。
他教会我们怀揣教育的初心,实现终身教育的信念。书中一位历史老师说过:“对于一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的。”怎样才能做到这种准备呢?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表,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怀着这样的 一个信念不断地读书,在课堂中的我们不再是面对知识,而有更多的精力面对孩子,给孩子们更多的拓展与延伸。
他教会我们只有激发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的思维积极性才会高涨起来。当进行一个新的概念时,尤其是对于识记和记忆中保持困难的概念,可以尽量设法让课外阅读跟这个概念相结合,推荐给孩子们一些与概念知识体系相关联的书籍,让孩子们自己带着思考去阅读书籍,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会提出大量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与新的概念有关,因此教师只需要稍作点拨,孩子们就会很快理解,这无形中降低了孩子们学习的困难,同时凭借孩子带着思考后的问题,孩子们正是由于深思熟虑后自然印象也就更加深刻,这就扎实了概念的学习。尽力为孩子们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规定的教材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只有当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他才能掌握教材。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怎样才能把现在的学习和即将学习的东西,变成学生乐于思考、分析和观察的对象。
他教会我们如何对待后进生。大多情况下我们做的是给孩子们补习课躺上没有学会、没有掌握德知识,其实不然,越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就要越要教会孩子如何阅读,如何思考,阅读好比是使思维受到一种感应,激发他的觉醒,儿童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就越多,他就应该更多的阅读。阅读能使他的思考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是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
他还教会了我们许多许多,读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的价值,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用心,用心对待孩子,用心对待教育,用心做一名教师,当你用心对每一个细节,那么这些细节就会汇成一个大大地成就,而孩子们就会更多地获取其中的养分,更加茁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