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认真拜读了肖川老师的著作《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是《名师工程》丛书中的一册,是教师的心灵读本。该书的主题鲜明,从教育的细节出发,从教育实际情况出发,让教师在阅读中学有所指、读有所获。
作为教师的我们时常在一起讨论“我们应该当怎么教师”?《成为有思想的教师》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我们应该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好“人因思想而伟大”。的确,在思想的原野上,既需要参天的巨树,也需要无名的小草。思想家有思考的使命,普通人也有思索的权利。不必苛求自己成为思想家,但至少你应该是一个独立思考者。这是人前进的源动力。
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有思想的孩子”,我们要做的是用自己的思想去塑造学生的思想,用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不应当每天仅仅忙于事务工作,或只是研究研究如何加强学生的应考能力,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学生的人格魅力。例如:怎样让孩子成为具有领导力的人?我想这就需要作为班主任的我来进行思考。我们不仅要提高孩子的自我领导力同时还要提高他在团队中的领导力。那么,我想每个孩子的能力所到达的点是不一样的,因此针对孩子的情况,我就要因材施教、分层处理。结合前几天戚业国教授给我们培训的“解密领导力”,我现在思考,我应该怎样培养我的孩子们。我想就是戚教授所讲解的:培养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做事?要充分利用孩子的自我领导力,推动孩子的自我管理,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因此,我们教师要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离不开教育教学思想。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是对教育教学有认识、有独创见解并能自成体系的人,也就是善思考、会思考的教师。
思想从哪里来?思想不会在年复一年的简单重复教学中自动生成,它需要行动,需要学习、实践、反思、提高,在学习中不断丰富,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在反思中不断升华。就像是我自己制定的计划,每个月要认真研读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以及每节课之后都要进行反思和总结。只有勤于学习的人,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借鉴先进的思想和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只有不断地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检验理论,同时又能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实践,在反思提高思想认识,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
要做有思想的教师,我们应该做到:乐于学习,博览群书;善于思考,崇尚创新;敢于怀疑,追求真理。因此,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必须有不断学习更新的能力,必须有科学求真的意识,必须有怀疑批判的精神,必须有反省深思的品质;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必须是一个站得高望得远的人,是一个辨得清方向的人,是一个有独立判断力的人,是一个“不视教参为金科玉律,抄写教案为规定动作,应付检查为首要目标”的人。
要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还有尤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时常地反思自己。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 + 反思 = 成长”。要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这种敢于认识自己、反躬自省的勇气恐怕是必不可少的。当你有勇气直面自己时,你才会发现,其实自己还做得很不够。
教育不是流水线,不是传声筒。教师在完成其教育使命时,是在理解、发挥、创造、生成。在讲台上,教师以个体的学养、人格之旗面对学生,唤醒学生。在校园,老师以个体的思想、精神之火,照亮学生,激励学生。所以,很大程度上可以讲,教育是智慧的事业,是思想者的事业。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但愿我们都能成为善思考、会思考,有思想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