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教学科研

《自然的心声——华德福学校的音乐课》有感

发表时间:2017-11-30 作者:杨佳容阅读次数:430

 本学期,我有幸读了蒂娜埃特里希所写的这本自然的心声。起初在阅读之前,我大致的翻了一下书中的内容。全书由小故事、插画和乐谱组成,非常清新特别。第一部分所讲故事与歌曲,第二部分讲的是儿童的天性和儿童的音乐活动。整部读下来另我受益匪浅。

 奥地利的斯坦纳曾经说过,孩子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更重要的是把我们重新引入真、善、美的世界。这是一本专门为中国的孩子写的一本关于音乐的树。作者说,写作这本书的想法,是她在中国教学时萌生出来的。我们很幸运,作者作为一名德国的教师,愿意把所有关于音乐的经验和中国的父母分享。乐器的部分比较容易,但是关于唱歌的部分,我们必须结局如何让歌曲适合我们中国孩子的这个问题。欧洲的曲调来自于另一个文化背景,不容易被亚洲的孩子接受和内化。于是,书中给我们展示了很多关于五音的曲子,我们看到作者努力把他们变得更适用于中文来演唱。我们可以在书中看到这些歌曲。它们结构短小、旋律简单,给孩子们学习乐器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本书第一部分,每首歌都伴有一个故事,这嫩是孩子的心灵向歌曲敞开。他们喜欢把故事、画面和音乐结合在一起,能够把歌曲带入内心,当歌曲可以和一个有意义的故事相关时,他们就会爱上歌唱,把周围的世界描述成美好的地方。本书的第一部分收集了一些故事和与故事有关的歌曲。这些歌曲可以用简单的乐器演奏,也可以结合游戏使故事变得生动活泼。第一部分还对一些简单的乐器做了特别推荐,比如三角铁等,这些乐器可以分为木质和铁质两种类型,其音质差异甚大。在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许多其他的文化中,人们知道怎样从两个极端中取得平衡产生悦耳的效果,而本书就为大家带来的清楚的解析。

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儿童学习乐器有三个目的:第一,正确使用一种乐器,比如笛子或者木琴。这种联系可以让手指更灵巧,精力更集中。因此市南区就要求孩子们从三年级就开始普及竖笛,从指法开始到吹奏。这对孩子的注意力和对音乐的感知是很有帮助的。第二,通过学习一件乐器,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创造性活动,并通过自己的能力把它表现出来。当他们能够用自己的乐器演奏一首短小的乐曲或者歌曲的时候,多数学生会感到骄傲,并有了成就感。第三,通过学习乐器也给他们今后的音乐创作打开了一扇大门,长大后他们就可以自己演奏乐曲,成为学习和工作之余的一种自我调节,让生活更加惬意,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在欧洲,不少成年人在业余时间学习一门乐器,作为对自己工作的调节,而且这类人群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因此在童年学习一件简单的乐器,也是为未来做好准备。

读完了这本书后,我将运用书中教会我的方法,带领着我的孩子,走向一个更加广阔且五彩斑斓的音乐世界。

0条评论,有430人参与。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评论

暂时还没有相关评论,赶紧抢沙发吧!


地址:山东青岛市市南区湖南路29号

邮编:260001

电话:0532-82865917

青岛榉园学校 www.juyuan.qdedu.net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