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教学科研

读《教育的感情世界》有感

发表时间:2017-11-30 作者:程一平阅读次数:396

读《教育的感情世界》有感

程一平

      最近,我在阅读《教育的感情世界》这本书,读完之后,感慨颇深。一直都觉得人人都需要被尊重,被赏识和被鼓励。所以学生听到老师一句贬低斥责甚至不信任的话,心理就会逆反,和这位老师疏远,甚至迁怒于他所教的学科。反之,老师一句赞美、激励的话会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让他产生“向师性”,因为喜欢这位老师,这样,学生就会喜欢老师,愿意学他所教的科目。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截然不同的结果提醒我们为人师者,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一定要慎之又慎。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教育理念,热爱孩子,关心尊重孩子,相信一切孩子在教育中能够向好的方向转变。他不否认有不好的学生,但也不肯定有不好的老师。对流行相当长的说法“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的说法,持否定态度。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非常需要在教育中融入自己的感情。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怎样才能融入感情呢?通过思考,我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教育情境。一切知识产生于情境,最终又运用到情境中。情境教育创造性地通过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富有美感的情境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性,语文老师可以以自身投入的感情去感染学生。

第二,要有意识地关注那些蕴含了情感教育有关的教学内容并将之充实到教材中去。现行的教材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要从中有选择地去教育学生。同时,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在阅读教学中适时适宜地进行感情教育。

第三、语文课堂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这一切必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这种关注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作学科体系的传声筒。

“教育中融入了感情,就像鸟儿飞上了天空,鱼儿游回了大海。”书的开篇即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在教育中注入感情的重要性。感情是学校情境的一部分,它影响着教与学的进程。学生和教师都会感到高兴,厌烦,恼怒,兴奋。这些感情都影响着他们的观点和行为。《教育的感情世界》呈现了一些关于感情和教育的最令人兴奋的研究。这本书分为理论视角、学生感情和教师感情三个部分。在各章中,讨论了情感和动机的相互作用,感情对自主学习的影响,感情的易逝,信念,目标,以及感情和教学的政策。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谁否定教学难教的学生确实存在吗?我相信,每一个人具有基本良知,每一个尊重基本事实的人,都会承认事实。事实上,难教的学生不仅存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最棘手的问题之一。面对当时苏联教育界有些人追求及格率而主张把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排除在外的情况,苏霍姆林斯基几乎是愤怒地表明了自己的教育不是万能的,我们不能无视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复杂处境,更不能把教育失败的例子一味地打在教师身上。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确实也碰到各种各样的学生,他们来自各自不同的家庭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需要在教育工作中有创造性的工作方法,使他们逐渐地向好的方面转化。 

所有他向教师建议,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性的火花。学校必须把培养儿童紧张和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当作教育的重要任务。增强孩子的智力劳动,激发他们对智力劳动的爱,使学生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又富有吸引力的事情。同时要宽容地对待学生。宽容是一种仁爱和关爱,身为人师的老师,如果认定一个学生已无可救药,那么就会变得一步步走向更糟糕地步,因为同学看不起,老师看不上的学生是容易自暴自弃。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深深感到,宽容是一缕阳光,她照亮了学生的心,宽容是一丝春雨,她滋润了学生的心田,宽容是一粒爱的种子,她会在学生的

当老师已经12年,我觉得教师首先应该拥有高尚的师德,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这种精神来自他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对教育的事业心。我要把这些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坚持在上课时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充实和丰富自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工作,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0条评论,有396人参与。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评论

暂时还没有相关评论,赶紧抢沙发吧!


地址:山东青岛市市南区湖南路29号

邮编:260001

电话:0532-82865917

青岛榉园学校 www.juyuan.qdedu.net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