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教学科研

读《下课后来找我——资深老师给同行的建议》有感

发表时间:2018-01-15 作者:杨佳容阅读次数:585

作为一名90后年轻新老师,每当想象到孩子的一张张天真无邪的面孔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时,我有说不出的兴奋,却还有一丝丝的恐慌,相信众多新老师也都在思考与揣摩一个问题——“我该如何去面对我可爱的学生们?” 偶然在书店的架子上发现一本书罗格斯纳?艾尔登的“下课后来找我”,富有创意的名字的立刻吸引住了我,翻开一看,却正是我需要的新老师宝典,书中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教育理论,而是用一些“糗事”片段串联起来的经验教训。其中几个片段让我最是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一、 塑造你的教师个性,发现自己的优势,请记住孩子的名字。

    “我是谁?”“我应该是个怎样的教师?”“我最擅长于什么?”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值得我深刻的反思与整理,我的老师说过“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就会带一个什么样的班级和学生。 根据我的性格和气质,应该确立自己的个人风格以及教学风格,在四种气质类型中,我属于多血质,也许我的性格决定着班级的活跃程度,当然,我的教学风格也应当是开放、活跃和民主的。书中特意强调“有些新教师在最初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复制某一位优秀教师的教学风格”,这对我来说就敲响了警钟,取长补短是每个老师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方法,但不能一味的模仿,应该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提炼与创新。

发现优势,反省自身存在许多缺点与不足也极为重要。书中一个事例“一位老师如果是有成堆的未付账单和停车罚款单的话,那么这位老师承诺学生两天就批完作业的想法就很难兑现。”所谓言传身教,如果承诺的事情拖后,必然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拖拉的习惯。

学生的名字,不仅仅只是一个个特殊的符号,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有时老师的漠视小小的名字,就赢不到学生的心,有个老师曾经对自己的学生经常以“这个男孩儿”“这个女孩儿”为称呼,最后得不到一个学生的心。因此在学期开始我一定要将学生的名字尽快记住。

二、 因材施教,一个也不能落下,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一个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与同龄孩子相比,显得十分木讷,动作迟缓呆笨。在班上,他的学习成绩很差,每次被老师叫起来背诵课文,便呆头呆脑一句也念不出来。同学们私下里都嘲笑他,认为他是一个“差劲的落伍生”。很愚笨的他,却很善良、虔诚,同学们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老实头”。这个孩子就是爱迪生。孩子的缺点不能覆盖学生的一切,学会从表面看到本质才应该是老师的一项基本能力,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更让我们老师知道,学习不能代表一切,每个学生都会有自身的闪光点,只要我们能找出来,去让他发光发亮,无疑是让学生对自己更加充满自信,敢开口说,敢动手做,敢去展示自己。我观察到一些老师在班中的班委设计就非常的巧妙,除了日常的班长、委员之外,她还特意设计了卫生小能手、画画小行家、细心小专家、朗诵小明星、书法小明星等等一些具体发现孩子优点的职位,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皇冠”。这就需要老师真正的去发现与理解学生的每一样优点。

在书中更是列举了许多种类型的孩子,如成绩不好的孩子、动力不足的孩子、害羞的孩子以及坏孩子等等,罗格斯纳·艾尔登告诉我们,“他们仍然有价值!”他们并不笨,他们并不坏,并且告诉我们,我需要做什么。发现、激发、鼓舞和唤起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三、 考试!考试!不要让学生因为考试而讨厌老师。

有多少所谓的“好学生”和“坏学生”是因为考试这把无情的戒尺而区分开来。多少学生不喜欢考试,不喜欢老师用自己考了几分来衡量自己,不喜欢老师看不到自己的优点,眼里却只有那可怜的几分。每当考试成绩出来时,老师总是兴高采烈的念着前几名的名字,却怒火冲天的叫着倒数几名的学生,然后大声的说“脑袋是干嘛的?”“怎么才考这么几分?”被表扬的学生趾高气扬,被批评的学生垂头丧气。因为这一系列的举动,多少所谓的“差生”讨厌学校,厌恶老师,鄙视同学,甚至不喜欢周围的一切,影响孩子的一生。在我工作的开始,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在班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找到自己所存在的空间,发挥自己强项,带动班级的综合成绩。考试的成绩不能让我带上有色的眼镜去看学生,考试的排名不能决定这名学生是否好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看重学习成绩,而是让众多能力基本持平的情况下突出重点,巩固强化,发挥特长。

总之,对于今后的教育工作我充满斗志,存在遐想,寄托执教的梦想!但我也知道这一路上也会有荆棘险路,也会有困难挫折。所以我会不断的充实自己,调整自己,脚踏实地的在教育的这条大道上风雨无阻的前行!

1条评论,有585人参与。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评论

李晓明IP:172.17.35.70 2018/1/26 11:25:44 发表
“孔子施教,各因其材”,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案并非易事,但如果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也不是教育的目的。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页 共1


地址:山东青岛市市南区湖南路29号

邮编:260001

电话:0532-82865917

青岛榉园学校 www.juyuan.qdedu.net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