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研究】有深度的阅读,行进中的思考——青岛榉园学校语文教研组教学研究之快闪
发表时间:2019-05-06 访问量 #666666阅读次数:488
三年级的徐璐老师以《夏老师叫什么名字》《去年的树》两个文本为例,借助课例,抛出三种不同的提问方式,在对比思考中带领老师们体悟什么是优质的、有深度的分析式提问。
一年级的苏杨、丁园老师以绘本《蚯蚓的日记》为例,将前后两稿的课例设计带领大家进行了分析,从第一稿的好似科学课的目标,进行翻盘调整,到第二稿的真正走进绘本,图+文的学习,真正领会“会讲故事的图画”其间的内涵要义。相同的绘本,不同的解读,我们在追求绘本阅读的深度。
四年级的张晶老师借助蒋军晶老师的《送别》组诗一课,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注解。一曲《送别》歌,引导学生深度发现:歌词没有听到送别,你从哪儿隐隐看出了送别?接着通过三首同有柳树的送别诗,让学生继续深度发现:为什么送别诗会喜欢提到柳树。除了柳树,还有哪些表示送别的经典意象。一组诗,最终走向内心,我们在追求项目化阅读的深度。
二年级的董小嘉老师以“我爱读书”为主题,带领老师们就如何从流行和经典的角度选读文本、发表自己的见解,谈出了自己学习后的体会。这样的过程,也让老师们打开了眼界,丰富了对阅读的认知。
五年级的于晓老师借助《大江保卫战》这一课例,结合学校“有深度的课堂学习”教学研究,将课例中的目标及具体策略分解到“布卢姆教学目标”就认知领域学习目标“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及创造”六个层次中去,就如何进行语文课堂上的思维训练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讨论。圆桌式的自我培训、学习,我们通过有深度的目标解读,在追求有深度的语文课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