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了王玉强老师的《深度教学》这本书,深深地为一个普通教研员的执着所打动。这本书表达了王老师对教育的深层认识,有对教学深度的思考,有对教学艺术的探究,还有对读书素养的感悟,这些都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教育探索的空间。
深度教学,是一个好的角度。如何让教学有个性、有特色?如何让自己的课堂展示独特的视角?如何让你的教学与学生的心灵相连?课堂教学有没有规律可循?课堂教学如何能有更深层次的探求?能否让学生从一个问题或一类问题里领悟到有效的学习途径?能否让教师通过一个案例得到更多有意义的启示?总之,这本书就是从一线教学出发,通过案例、体验、对比及感怀,来探讨深度教学的规律、路径与方法的。
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而不单纯始让人掌握教科书上的知识,只有丰富的课堂才能带给学生心灵的自由飞翔,才能换气学生创造的冲动,才能激发学生分享的内在需要。
在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检验美术教学的重要标准,也就是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学习是否有收获。这就需要我们美术老师在基础美术教育的领域里,了解、认识并改进美术教学,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创设有效的学习过程,通过和谐的方式和行为,促进学生的情感、智慧及创造力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在美术课上是尤为重要的,
首先可以利用美术课特点与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玩”的兴趣 。因为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多媒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能使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即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美术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使学生“爱学”、“乐学”。但是,要学会恰当的使用多媒体,记得书中王老师一句话:课堂不要被多媒体绑架,要巧妙使用多媒体,这样才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构建高效的美术课堂。
其次:还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教学形式,而不是教师以教为主,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是需要体验的,因为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改进美术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多给学生提供“做”的机会 。
王玉强老师在书中说过:“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和方法的,教师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提炼、升华、创造个性的规律与方法,让你的学生迅速地学会学习。”
卢梭也曾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可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凸显规律、方法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我要说,一位教师要生存在教学的深度上,让我们做一名有深度的教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