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教学科研

读《杜威教育名篇》有感

发表时间:2017-10-19 作者:臧茜璐阅读次数:451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我认真研读了教育名著——《杜威教育名篇》,杜威是美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他继皮尔斯、詹姆斯之后,把实用主义哲学加以深化,并结合自己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长期实验,具体加以应用,形成一个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杜威教育名篇》包括了杜威从1897年到1952年的24本(篇)主要论著,其中既有《民主主义与教育》《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明日之学校》《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等一些重要著作,又有《我的教育信条》《教育上的兴趣与努力》《芝加哥实验的理论》《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等一些重要文章。从《杜威教育名篇》中,读者可以了解杜威的教育思想体系。

在本书中有三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 第一句,教育即生活。第二句,教育即生长。第三句,教育即改造。在此,谈谈我对“教育即生长活”的理解。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但是,没有教育就不能生活,所以教育即生活。在他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他尖锐地指出:“学校的最大浪费是由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地自由的运用它在校外获得的经验;同时,另一方面,他又不能把自己在学校所学的运用于日常生活。”这种把儿童当做知识容器的教育导致了“为了深远的和多少不可知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儿童缺乏现实生活能力,变得“恭顺,服从,小心从事”,没有了首创精神和责任感。在中国的教育中,大多数是以教师中心论为主,儿童只能被动的去接受知识,在这种教育环境之下,孩子们变得被动,有些时候可能就会缺少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现在学校提倡教育改革,更多的是吸取了杜威儿童中心论的教育理念,学生为课堂的主导者。我的展示课是四年级下册《学画农民画》一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中国民间美术系列的内容。本课的编写意图旨在让学生体会农民画的表现题材、创作手法、风格特点及地域文化等,运用无拘无束、淳朴自然的创作手法大胆的表现生活、表达情感,同时认识到,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来源于生活,与地域文化、风俗习惯密切相关,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增进尊重民族文化的情感。而对于学生来说,对于农民画的了解几乎是个零,通过读书,我让孩子先自己去学习,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认识美术多样性的很好载体,同时这以内容易于让学生用充满趣味性的手法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正是体现了美术课程的愉悦性。农民画是民间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是通俗画的一种。多数农民自己创作和自我欣赏的绘画与印画,表现的都是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从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风格奇特、手法夸张。因此,很多地方的农民画已经受到世界美术界的关注,还有一些地方的农民画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民画内容质朴、想象力丰富、造型夸张、色彩鲜艳、构图饱满,在表现手法上和儿童画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深受学生的喜爱,也易于四年级学生理解和学习。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很好的体现了,让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位置,让学生第一的思想就很好的体现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一下两点:第一,生长在城市的学生,对农村的生活、生活情景不够了解,缺乏生活经验,与农民画表现的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创作时主题与内容的选取是一个困难点。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采取教材中的建议,让学生对农民画进行改画或添画,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一切困难。第二,四年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造型表现能力,但对于人物的表现,尤其是生动的动态表现还有困难。而且儿童画中的概括和夸张完全是受心理年龄所限而表现出来的,与农民画中的概括与夸张比起来,缺乏设计感和形式美。那么,如何运用好概括和夸张,如何体现出农民画的味道,是需要指导的。

在国际化教学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要吸取更多、更优秀的教育理念,改变我们现在的课堂,适应新的形势,感谢杜威在书中讲到的教育理念,我会以此为鉴,做好新学期的工作。

3条评论,有451人参与。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评论

李晓明IP:172.17.35.70 2017/11/1 12:18:19 发表
教育不是枯燥、乏味的传授知识,而是从生活中学习,学习后服务于生活。
李倩IP:172.17.35.71 2017/11/1 9:56:02 发表
我觉得我们可以从实际的教育生活中去寻找,去截取案例,为成功的教育积累经验。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林真如IP:172.17.35.81 2017/11/1 9:42:13 发表
将杜威的理论联系到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中,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页 共1


地址:山东青岛市市南区湖南路29号

邮编:260001

电话:0532-82865917

青岛榉园学校 www.juyuan.qdedu.net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