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通过阅读《中国诗词大会》,一直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中,海德格尔曾经说过,人应该诗意的生活在大地上。确实如此,通过阅读《中国诗词大会》,感受到了有诗词的生活是如此的美妙。
回忆从前,似乎从刚掌握语言开始,我们就在读诗,最早接触的就是本书的第一首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还有“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等,这些大概是大多数人的启蒙诗词。那个时候的我们,也许并不明白自己所念诵之诗的意味,只觉得朗朗上口。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积累,了解到《春晓》用简单的字词,唤起我们对古人美好生活的向往;《登鹳雀楼》用同样简单的字词给读者展现出一幅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画面。这些儿时的诗歌,虽然只是几个简单的字词,但是我们逐渐能理解到诗歌的深层含义,感受到诗歌中蕴含的意味,感受到中国之歌文化的博大精深,放佛让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加的丰满。
本书中用九宫格识别一句诗词的游戏,不仅考察了对诗歌了解的广度,还考察了对诗歌了解的深度,同时也彰显了中国诗歌文化的丰厚底蕴。将诗词和九宫格融合在一起,为喜欢中国古诗词的外国朋友量身定做,可以使诗词爱好者在游戏中感受中国古诗词的魅力,于是枯燥的文字立刻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也许已经淡忘了或者还不太熟悉的中国诗词文化,进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
“生命太短暂了,以至于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伟大的书生活在一起”。列奥〃施特劳斯如此感叹,好的诗句常被人形容如画一般引人入胜,寥寥数字,既可表现“道是无晴却有晴”的雨中美景,又可抒发“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烦忧,既可吟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悲壮,又可流露“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释然。从诗中,我们不仅仅为了获得知识,更为了一种感动。那些打动无数先人的墨迹,今天依然令人动容,我想,这就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积聚的力量吧!
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古诗词亦然。那些几经历史遴选,在灿若星河的名篇佳作中脱颖而出、传唱不衰的华美诗章,传承了真实的人类生活和文化,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字之美、音律之美、意境之美,还一如传统文化的“母乳”,不断滋润着我们的生命和心灵,又仿若扑面而来的阵阵清风,一点点唤醒潜藏在大众血脉中的传统文化基因,让我们摆脱低级趣味和粗鄙恶俗,拥有文化自信。
这样的一本书,虽不能助我立马成为诗人,但它可以带我体会最经典的中华诗词风范。闲暇之余,若能陶冶心灵,岂不妙哉? 有诗相伴的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