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蜗牛”的地方,就有幸福!
青岛榉园学校 刘耀婷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品读完张文亮的著作《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让我感触颇多。其中,上面这篇散文诗着实写进我的心里去了。我们这些小学教师,不就是诗中的“我”吗?上帝安排给我们的任务——教书育人,实际上就是让我们牵着一群群小蜗牛散步!很多时候,这些“小蜗牛”们上课走神了,下课出班磨蹭了,因为贪玩没写完作业了,一时冲动动手打人了.....我们胸中的怒火就开始尽显燎原之势,劈头盖脸一顿狠批。而效果如何呢?也许仅仅是自己生了一肚子气,头疼胸闷,而“小蜗牛”们却只是把头缩回壳里避避风雨,雨过天晴后依然以我们无法忍受的速度,一点一点往前挪。这时候,我们也会崩溃地“仰天长啸”,质问上帝为啥给自己安排个这样的活儿吧!
但是,愤怒、抱怨、指责却随着教书岁月慢慢褪去了,我的心里只留下了最美好的东西——感恩与幸福。既然改变不了“小蜗牛”们与生俱来的步伐,那我就也让自己慢下来吧!学生犯错了,我试着理解与包容;学生学不会了,我试着耐心与帮助;学生悲观消极了,我试着引导与激励......我把原先一个学期的工作计划分为两个学期完成,我把给予在学生身上的期望放得更缓更远。有时候想想,自己学生时代的“压力山大”,何尝不是老师和家长的“赐予”。自己怎么能让这些“小蜗牛”重蹈自己的覆辙,在紧张与压力中度过童年呢?渐渐地,孩子们感受到了我的真心,他们开始用各种方式回报我对他们的付出。经常,放学后回办公室,能看到学生悄悄放在我办公桌上的小纸条、小木条、小卡片——“老师辛苦了”“我爱刘老师”......有时候,他们会趁我不在班里的时候,在黑板上满满地写下对我的爱与祝福。这就是“小蜗牛”们带给我的花香,这是就是幸福。其实,决定自己是生活在天堂还是地狱的关键不是蜗牛,而是自己的心态!
我将继续抱着感恩的心,心甘情愿地被“小蜗牛”们牵着散步。有“蜗牛”的地方,就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