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我阅读了《互动效能教学法》,让我感慨很多,让我学到了当前体育常态课的基本结构,体能效能和教师指导效能,还有互助学习的效能,但是给我感触最大或者说受益最深的是30秒原则和3秒原则,对于这两个原则虽然还在起步阶段,还在试验阶段但是确实给我的课堂带来了新的变化,下面就这两个原则简单谈一下我的感受。
首先来解读一下30秒原则,是指在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教师集中讲解时间控制在30秒以内,3秒钟原则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从教师发出指令到学生开始完成指令的这一段时间,很显然设计者的初衷是想把教师繁赘的讲解改为教师的精讲多练,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仅有的40分钟里最大限度的进行活动,毕竟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
然后我想说说针对这两个原则,谈一下我在体育课上是如何实施的。主要说一下3秒钟原则吧,以前上体育课要中断学生练习给学生集体指导的时候是最困难的时候,或者说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集中起来,自从张老师提出了“互动效能教学法”的3秒钟原则后,我就在尝试探索适合我的3秒钟原则,从去年杨勇老师的建立基础的可不难看出主要是想用音乐控制学生的开始与结束,之后我就在不断的探索思考,突然有一天我吃冰棍,看到了孙悟空的外包装广告,让我联想到了孙悟空施展的魔法“定”,只要说到“定”,不管哪路神仙都动不了了,时间会静止不前,于是我把这个编了一个游戏让学生做,并引入情景让学生进行游戏,不难想象学生做的那个起劲,后来进一步完善了这个游戏,游戏名称改为“说停就停”,老师说停这一个字,代表“立正站好,面向老师”这八个字,一开始只有3,4个学生能做到,大约过了一个月左右,全班所有同学都能做好停的动作了,我估算了时间2秒以内,全班同学都能“立正站好,面向老师”,这样我的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了,40分钟的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的规则意识也在慢慢形成,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评价要跟得上,比如及时表扬鼓励最先做好的学生,如:“这次做的最好,动作最迅速的是…”“你做的真棒,听讲最认真”等等,简单而言就是评价要及时,个人感觉这是培养学生3秒钟原则最主要的,其次要坚持,不要轻言放弃,可能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学生做的不够快,学生可能总是忘记“停” 代表的含义,贵在坚持,时间长了,你会发现成效的。最近看了董文惠和张海静老师的课,感受也是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张海静老师的课,低年级用音乐控制开始与结束如果没有长时间的坚持是做不好的。
以上是我对3秒钟原则结合我的平时教学的一点浅显的认识与做法,同时也是“互动效能教学法”中给我印象最深,受益最大的一点,同时,也恳请各位同仁能和我交流并给出中肯的建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