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夫艾斯奎斯老师创造了轰动全美的教育奇迹,被《纽约时报》尊称为“天才与圣徒”,《每日新闻》则誉他为“当代的梭罗”。25年来,他一直在霍伯特小学担任五年级的老师,该校位于洛杉矶,是美国第二大小学,高达九成的学生家庭贫困,且多出自非英语系的移民家庭。可是,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雷夫老师班里小学生的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前5%。在第56号教室里,雷夫老师独创的阅读、数学等基础课程深受孩子们喜欢,他们如着迷般每天提前2小时到校,放学后数小时内仍不愿离去。孩子们怎能如此废寝忘食, 通过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2:点燃孩子的热情》,我有了答案。
这位令人敬佩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他把所有教室内外遇到的一切和他所创造的一切都演绎为平凡而又动人的教育故事,在平凡简单里,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复杂而又丰富的精神世界;在单调重复中,让我们领略到雷夫老师山重水复、多姿多彩的教育艺术。马丁路德金在他那激动人心的演讲中反复引述的一首五名诗,也是雷夫老师的最爱:假如你命该扫街,就扫得有模有样。一如米开朗基罗在画画,一如莎士比亚在写诗,一如贝多芬在作曲。雷夫老师在书中以一场棒球赛为线索,向我们展现了他在56号教室之外的教育风范,他关注着孩子们的言谈举止、喜怒哀乐的点点滴滴,塑造者孩子们认真的人生态度,如莎士比亚写诗一样。“在这充斥着诱人的快捷方式与一夜成名的故事的世界里,脚踏实地往往不是年轻人的期盼,但在雷夫的身边,孩子们的这种期盼却显得如此自然”。
56号教室里面的环境似乎是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所有的星期五下午,一群杰出的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和雷夫老师在56号教室待到很晚,他们是霍伯特莎士比亚小组的部分成员,一直在研讨威廉莎士比亚的完整作品,不是囫囵吞枣,而是真正地读懂,每年年终都会演出一场水平很高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出来。当他人称赞道:“你的孩子们多么有教养”,“他们自信满满,但却非常讨人喜欢;他们如此出色,而且荣光焕发!”这么多溢美之词,难道这些孩子是有超凡脱俗的天赋特质吗?这些孩子并非天生特别——他们是逐渐变成那样的。孩子们的天生资质不一,但是,独具天赋并不能保证成功,比拥有天赋更重要的是:家长与教师们须精雕细琢这些本质,淳淳善诱地教导孩子们,让这些基础的本能与性格转化他们的天赋,成为卓越超群的特殊结果。
令雷夫老师担心的是:这些孩子会庸俗平凡地过一生。雷夫老师信念坚定:孩子们原本就应该被应许,应该成为灿烂夺目的明星。雷夫老师说:“我不要我的孩子们庸庸碌碌,成为平凡无奇的人,因为我知道他们潜力无穷。”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次奇幻之旅,充满惊讶和感动;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既可以懂得如何教育超级活跃的学生,也可以了解面对不可避免的考试时的准备诀窍;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老师们受益匪浅,也把56号教室的根基延伸进家中,用文字处处提示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可分割;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我们看到了对孩子爱的力量是多么强大,这才是不断创造奇迹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