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时候,我们只看到了优秀教师光环笼罩下的光鲜身影,却忘记了他们原本也是一名普通教师。”带着对这句话的敬畏我翻开《优秀教师是这样工作的》一书,在书中我读到了许多优秀教师的“专业”故事,从而细细体会、揣摩出当教师的真谛。
书中内容分为“教育学生需要大智慧”“做好教师是不容易的”“眺望孩子教育”“眺望海外教育”四大板块,编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地域展示了优秀教师的“不简单”!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理想的教师?教师既是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士,也是社会上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而且他们的工作性质规定了他们既要教给学生各种知识(教书),也要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形成(育人)。因此,在教师身上充分体现了“职业人”和“社会人”这两种属性。这,应该是我们探究理想教师基本特征的两个大的方向。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者要像爱迪生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在爱迪生被开除回家的时候,把地下室让给他做实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容易犯错误,教师应该做到的是理解、宽容学生,保护学生自尊,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和期望,从而激发他们进行自我教育。无论你怎样对待孩子,你都会永远留在孩子的记忆中。我是一名教师,我愿意做一个因为关心他们而被孩子们记住的人。
小T是班里一位活泼好动的小男孩,语文课上他总能积极发言,并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是他的自我约束力不够,经常会和同学讲话、或是夸张模仿。一段时间以来他的课堂表现不断遭到“投诉”,数学课上和同位打闹、英语课上顶撞老师,音乐、科学、美术课更是状况不断,为此我不止一次又一次和他谈话,每次他都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保证不再犯,但第二天却又重蹈覆辙。“治标不治本”,要深入孩子的心中打开心结。从那之后,我开始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和他做朋友,从他爱看的书入手,我和他交谈书中的故事情节,并联系实际生活循循善诱,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到孩子的父亲工作忙碌,平常在家中时妈妈负责学习,但妈妈脾气比较急,每当得知他表现不好的消息时,总会暴跳如雷,面对妈妈的责备、老师的批评,孩子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我静下心来对他说:“当我们在某个方面遭遇一连串的打击和失败后,我们会觉得自己很没用,甚至悲观地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而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不同的价值,都有无数种用途。如果让比尔盖茨去当农民,他不一定能成为农业家;如果让奥巴马去当工人,他也不一定能成为一位杰出的工程师。当我们没有双手时,就用眼睛生存;没有眼睛时,就用耳朵生存;没有耳朵时,就用鼻子生存;没有鼻子时,就用智慧的头脑生存……只要我们要善于自我发现和挖掘,就会迸发出无尽的潜能,就会收获成功的喜悦。”一席话之后,小T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不久后的一次语文课上,为了让学生理解文中汤姆钓鱼的动作,找到相关动作的字词,我同孩子们一起做钓鱼的动作,但这种抽象性的动作,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这时小T用自己的空竹绳、橡皮、钢笔做了一个鱼竿和鱼饵进行了演示,惹得周围同学哈哈大笑,但却在这欢笑中孩子们一下子找到了相关的动作字词,并且拓展了写作描写动作的能力。我不禁为小T竖起了大拇指
宽容的爱有巨大的感染力,是教育的桥梁。老师给予学生那一点一滴的关爱,就如雨水般浸润着孩子干涸的心田,又如春风般消融了他心底的坚冰。就在那一瞬间,心田开出了花朵,坚冰融化成清溪。在这清溪花影之中,爱的美好自此长流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