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炜老师《用服务的态度做教师》这本书中 ,我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是“最好的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中最感谢的人。”生命中应该感谢的人有哪些呢?他提到“首先应该感谢最亲密的人;其次是指引我们进步的人;再次是给过我们点滴帮助的人;最后也许要感谢那些让我们怀有歉疚之心的人。”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教师就是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中最感谢的人。那个可以指引学生进步,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服务,给予学生鼓励和理解,让学生能够往最好处发展的人。
-
关于犯错
“这个世界上,人人都会犯低级错误。当我们对别人的错误气急败坏的时候,扪心自问:我们就一定比别人高明?好的隐忍,从来都是伴随宽容的。愈是无法容忍之事,便说明对方欠你太多,你愈要容忍。”
一次上课讲解《同步》,重点强调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互换。这是一个新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讲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讲得特别仔细,讲完之后反复询问学生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确保每一位学生听懂之后才进行下一道题。这类题《同步》上有两道,不算太难,只要认真听讲的孩子做对是没有问题的。 讲完,收《同步》,检查改错,发现小高的这两道题完全没有改,翻到后面,竟然还有两处错误。我突然只觉得血液直冲脑门,一股气流迅速上升。不行,我绝对要控制自己,想到读过的教育名著,想到我的座右铭
“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作为教师,我要率先垂范。先让自己表情温和一些,然后深呼吸,确保气流下沉丹田之后,我再叫来小高。先耐心地指出问题,然后问问他是否会改。也许是因为紧张,大概是因为害怕,可能是由于众目睽睽之下不好意思张口,或许他根本就没有听我讲。他支支吾吾了半天仍就没有答出什么。可以想象一下我的心情是多么的急切与悲伤。可是我看到他的表情,想到:也许他也是和我一样的心态,我即使再问情况也还会如此,于是便叫他坐下。课下叫他去办公室,也许他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我猜想,恐惧应该是有的。如果我是学生,我也会害怕老师批评,特别是老师强调过的东西,我怎么会……
我也会犯错,我犯错时心里会怎么想呢?心理学知识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孩子这时候心里觉得很愧疚,因为这种愧疚所以很害怕,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如果我批评他,他开始会怕我,恨我,并且会把这种情绪牵扯到语文的学习中去,并且这时候如果我批评他,他会觉得自己终于解脱了,他的愧疚感就会全部消失,而我在他心目中的低位也就这样了。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能够关注到孩子的内心。于是我这样做了。我继续耐心地引导他,让他看例句,找出规律然后让他说正确答案。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他红着脸,颤颤巍巍地说出了正确答案,我发现紧张充斥着他的内心,确保他明白之后,我就叫他回教室改好了给我看。出门的时候,他很有礼貌地和我说了一声“老师,再见。”也就是这一句话让我明白,他心中的石头已经落下去了,而他的心中所有的恐惧都消失殆尽,有的只是对老师的愧疚与感激。我想下一次他听讲一定会很认真的。后来的种种情况也确实验证了我的想法。他上课再也没有出现这么大的问题。我深深感觉到对错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在错误中慢慢成长。从心灵成长的角度看待学生教育,教师便可能实现心灵的自由。教师往往关注教育内容,学生却更加看重教育的方式。教育,即是一种帮助他人心灵成长并且实现自己心灵成长的艺术。”
-
知退能进
“与其强迫,不如劝说;与其劝说,不如等待。蔬菜要有
机,家禽要散养。教育也一样,管到后来还是得放。”
那是一个关于小木船的故事。(主人公是小高和小乐)
小高:喜欢做手工,其木工活做得相当精致,彩铅画画得很美观。不怕干重活,会照顾人,很坚强,不是受了极大委屈或者极大疼痛一般不会掉眼泪。另外也是小皮蛋一枚,喜欢用不同的方式吸引他人注意,喜欢装狠,容易让别人关注。
小乐:喜欢做手工,木工活做得也很精致,表现力强。比较自信,是老师和同学们心中的乖乖男孩。另外人际关系不错,喜欢追求好的东西,偶尔会掉眼泪。
其他群众若干。
追本溯源:本周二第四节课是木工,孩子们总是异常兴奋,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对木工的热爱。这种学而不厌的精神让我都佩服不已。课毕,一件件小制作都摆上桌面。我都会提醒他们放进自己的木工箱内。小高从来听不进去,总是桌子上一摊子,地上还有一摊子。他那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作品让人看了啧啧赞叹,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会莫名其妙地消失,事后怎么也找不到。为此,我总是反复劝导,一定要收拾好,可是我说过的话犹如空气一样,在他耳边不能停留。这次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很无奈,看他伤心难过的样子,我只能容许他到处找。但是几个回合,都没有找到。他始终不甘心,一直在为找到这艘轮船而努力。
发展动态:第二周下午选修课。木工班的孩子重新拾起自己的木工箱,开始这次的快乐之旅。课毕,回到教室,小高的眼睛亮了。因为他发现小乐的那艘船和他的那艘船一模一样。我让他们回位好几次,他们都毫无动静,一直在为这艘船僵持。他们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之后,我让他们坐下,等会处理。可是小高等不及了,嚎啕大哭起来。那种伤心流涕,抽噎不断的样子我以前从未见过。大事不妙,我得先安排他们去办公室,把其他同学安顿好之后再去处理。
来到办公室,小高已经泣不成声了,说话也是断断续续的。他一口咬定,这艘船就是自己当时不翼而飞的那艘。并且找来证人若干。证人也充分证明此船就是小高所有。小乐没说什么。我问时,他也说是他自己的,当看到小高的证人说得十分肯定时,他也开始掉眼泪了。此时小乐的证人也都过来,说看见今天小乐粘过这艘船,还拍成照片。小乐证人态度比较强烈,小高态度也十分强硬。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眼看快放学了,我不想冤枉任何一个人,也不敢断定这艘小船是谁的,怎么办呢?都是一样的东西,怎么区分?
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让他们回去之后再做一个,然后我就知道这艘船是谁的了。结果问题又来了:小乐说,船是上课做的,所需材料的长度都记不清了。我问小高能不能做,他没有回答,只说了中间有一个零件是老师给的,所需要的工具要找其他同学借。此法行不通。换一种方法吧!我说,要不这艘船就送给我,写上你们俩的名字,当成你们送给我的礼物,我会一直珍藏,等到你们长大了,再回忆此事肯定会觉得很有意义。他们一致同意了我的说法。只是小高还在边哭边说:“这船是我的。老师,这船真的是我的。”
船到底是谁的?我已经知道了,但是不能说。现在他们决定要把船做完,然后送给我。我也会把船借给他们,再做一个一样的。
我对他们说:“看见好的东西都会眼羡,眼羡是可以的,摸一摸也是可以的,要求送给自己也不为过。只是没有经过同意就动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似乎不太好。你们觉得呢?”我期待着他们的表现。
跟踪关注:我看到了小乐脸上的忐忑,如果心里有事,即使没有被发现也是会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午间,找个只有我们俩的地方,和他闲聊一阵。首先取得孩子的信任,老师不会告诉任何外人,这可以解除孩子的惧怕心理,然后告知孩子,犯错误很正常,只要改正了就没事了。并且我还告知孩子,可以和自己的妈妈讲。我知道只要稍微明事理一点的家长都会喜欢自己的孩子诚实。我等待着。
不久孩子就把事情原委全告诉了我。我坚守承诺,谁也没说,也不再追究。看着孩子能够坦诚相待,我心里踏实了不少。看着孩子脸上的神情,他内心的石头也尘埃落地,不再背负这样的包袱。
现在小乐的情绪丝毫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而受到影响,但是那一番话,那一个约定却印在了他的心中,小木船丢失的事情再也没有出现过。试想如果当初强迫他,我想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告知我事情真相的。
“教育者进一步,孩子便退一步;教育者的退,反而能带来孩子的进。”
-
做学生生命中最感谢的人
“学生尊重你,并非因为你是教师,而是因为你首先是一个值得别人尊重的人。有良好的品行和丰富的学识是必要条件,其次如何让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掌握学习的方法,自身去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却至关重要。”
班上有位学生,我称他为小王。他动手能力很强,航模很好,但是学习习惯特别不好,很不喜欢写作业。写作时不是发愣就是做其他事情。家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都尝试过很多办法,比如坐在旁边盯着,请家教等,但是效果都不明显。为此家长也很苦恼,一直阻止他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一次学校组织航模比赛,他很想参加,但是家长不让。我得知后给他家长做工作,让他参加。想不到这件事竟然让他对我特别信任。虽然他学习还是没有长进,但是却因此而很愿意听我说话。我总是反复鼓励他,他每次态度很好,但是执行力还是比较差。他家长特别着急,总是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一次因为不写作业竟然狠狠地骂了他一顿。第二天上学小王心事重重,在我回到办公室的时候,我发现办公桌上出现一封信,是小王写的。关于他妈妈骂他的事情和他自己的心里想法。我得知孩子的心灵应该是受到了创伤。于是便用了两节课时间给他回了一封信。我先是对他的心情表示理解。然后又说出他妈妈的想法,再给他一些建议。此后的过程便是观望和等待。第二天,他妈妈给我打来电话,全是感激,并且孩子好像也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即使是不能接受他妈妈的方法但也是能理解的。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学习态度有了很明显的转变,性格也开朗了许多。最让我开心的是,每个老师都告诉我他好的转变。我想也许这就是一种成功,用我的真诚去打动了他,让他战胜了自己的内心。
他妈妈曾不止一次地向我表示感谢,也多次透露出孩子对我的感激。能够成为孩子生命中感谢的人,我也非常开心。
努力读书,增长智慧。今天我学会了用服务的态度做教师,我一定会努力践行,让自己成为学生生命中最感谢的人。
还是引用了特蕾莎修女的诗歌:
一颗纯洁的心,会——
自由地给予,
自由地爱,
直到它受到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