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教学科研

让诚信的种子在体育课堂中发芽

发表时间:2017-12-31 作者:傅强阅读次数:499

有幸读到《诚信的种子》这本书,这本书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结合现在的体育课,我发现很多设计的体育游戏由于个别学生特意违反游戏规则让游戏无法进行下去。所以诚信教育我觉得尤为重要。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社会文明和秩序的表现,它代表正义和公平,它是现在社会发展的基石,是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素养和民族精神的写照。一个人的诚信是可以培养的,而教育则是培养诚信最有力的手段和最有效的途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诚实守信良好习惯,表里如一等良好的道德规范,懂得做人的准则,而且能使健康发展的公平公正体育精神得到发扬光大。
诚信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在现在市场经济快速迅猛发展阶段,面临人与人利益盛行的的今天,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尤为重要。它体现了当代社会文明,成为市场竞争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崇高诚信理念,无论对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来说,无疑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无视诚信的现象较为普遍,可以说是屡见不绝,缺乏诚信却成为我们社会生活中屡见不鲜的事情。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教育的具大优势作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也是我们拥有世界人口大国加强诚信体制建设的重要举措。 
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诚实守信,表里如一等良好的道德规范,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而且能使健康发展的公平公正体育精神得到发扬光大。为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是值得我们深思、探讨和关注的。

体育教师应该是诚信的表率和榜样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容纳于全班学生的视线之中,他在诚信方面的表现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要时刻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衣着整洁;教学中,讲解清楚,重点明确,难点突出,示范规范,优美大方;其次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自己的言行去熏陶感染学生,成为诚信的表率和榜样。如当学生突然提出问题,教师一时半会不能解答时,要向学生坦诚做出解释,切忌不懂装懂,愚弄学生;当讲解有错,学生提出异议时,不可回避,应当予以商讨,不可训斥,尊重事实;当教师示范出现失误时,不要掩饰,要勇于承认失误,找找原因,重新示范。在对学生进行平时、期中、期末评估时,对学生要一视同仁,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在体育课上,我们可设计一定内容向学生渗透诚信教育。可以采用以诚信为题目的猜谜、讲故事、游戏、演讲、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喜闻乐见形式,使学生从思想上打下诚信的烙印,把诚信根植于学生心田,使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在体育课的组织教法上,教师采用自主学习法,相互探究法,互动学习法,分组练习法等培养学生个体,团体之间诚实守信。 课堂上裁判练习时,教育学生要以项目裁判法规则要求公正准确、严肃认真的态度去执行,秉公执法。 利用游戏教学时,教育学生一定要自觉遵守游戏规则要求,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规则的公正性,使学生懂得规则是任何事情顺利进行或获取胜利的根本保证。 开展教学比赛时,教育学生要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要凭实力,技战术取胜,切不可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违反规则的统一性。 多元化考核评价时,要求学生在自评或他评或互评时,实事求是,一定做到客观全面,公正诚实,公平守信。 
我们可以在学生设立诚信称号来表彰诚信的学生和班级。对那些诚信信誉差的学生采用有效恰当的方法给于帮助。像个别谈话,集体教育等方式转变思想,使之加深对诚信理解认识。 
总是我们说诚信是一种文化,它是现在秩序和文明的表现;它是守信、诚实、道德的体现;它是自律、自爱、自尊和自信;它是取信于他人最基本的先决条件,无法制造的资本;它代表公平和正义,它是现在社会发展的基石;它是一国家的国民素养和民族精神得写照。我们广大教师尤其是体育教师要积极勇于探索,高度重视,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终生,在体育教学中善于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和方法,努力去营造一个诚信和谐的氛围,让诚信和谐的气氛课堂、充满整个校园,让学生在诚信和谐的氛围中健康快乐成长。 

1条评论,有499人参与。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评论

徐芃IP:172.17.35.136 2018/1/15 8:40:05 发表
“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宁。”诚信,更应该像清晨一缕温暖的阳光时刻照进学生的心。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页 共1


地址:山东青岛市市南区湖南路29号

邮编:260001

电话:0532-82865917

青岛榉园学校 www.juyuan.qdedu.net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