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拜读了内尔·诺丁斯的教育名著《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在读完这本书之后,不得不令我深深地思索,尤其是“关心”这两个字,也许在平淡生活中我们所认为的“关心”实在是太过肤浅。
在这本书中,诺丁斯教授告诉我们,关心与被关心是人类的两个基本需要。
一、学会关心自己
一个能够关心自己的人,他会珍惜自己的身体健康,他会去努力,并且会认真的对待生活,不管是娱乐、工作、劳动,这些往往在他的眼里并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因为这都会使他感到快乐与幸福。
是啊,生活中我们又是否学会关心自己呢?所以,我经常会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教育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像是在课堂中,我会经常提醒孩子要有正确的读写姿势,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要保护自己的视力,同时也使自己的骨骼得到良好的发展,这些都是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健康就是一个人活着的本钱,没有健康,怎么谈更好的学习?
尤其像是六年级的孩子,他们更加能够听从的是教师对他们讲道理,他们更愿意以理服人,所以当我们把道理讲给孩子听的时候,会发现孩子会更加刻意的去做好,教师给予及时的表扬,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就这样从点滴小事中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学会关心自己。只有善待自己,才会更好的善待他人。
二、学会关心他人
诺丁斯教授认为:教育应该面向所有的学生,指导他们关心自我,关心身边的人,关心世界上所有的人,关心动植物,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知识和学问。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提出有效的教育对策,让学生在学校里面,得到教师的关心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新一代的全面发展的人。
㈠与学生共同成长,学会关心他人
作为教师应该重视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身作则,关心每一个学生生活上、学生上、心理上等等问题,让学生即使在学校中也觉得就像是在家一样的温暖,而诺丁斯教授在书中也说过孩子在学生世道得到老师的关爱会使她产生对师生关系的终生兴趣。
这句话令我的感触非常深,关心其实就是源自于爱,从关心中孩子会感受到教师的爱与用心,在学习上我会时刻关注孩子的情况,像是作业书写不认真、错题过多,上课听讲不够专注,我会综合学生的情况来考虑,孩子是否遇到什么困难。在教育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一点就是,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对孩子一味的批评与指责,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设身处地的着想。
我经常会有意无意的找孩子谈心,看看孩子的心理,了解他们在想什么,他们的心理需要什么,耐心的开导孩子,使他们能够快乐的成长、学习。
在学校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也会注意观察到每个孩子,像是孩子生病,我会尤其关注,提醒孩子注意事项,让孩子早日健康起来,从而使孩子感受到温暖,教师对其浓浓的关爱之情。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在更多的时候是渴望关心与关爱的,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有责任去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留下清香幸福的味道。
㈡关心身边人,维系良好的关系
其次是,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懂得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心,学会去维系与同学、朋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与他人真诚的相处,能够与同学分享,帮助他人解决问题,鼓励他人积极进取。
在孩子一天的学习生活中,教师经常要为学生“断官司”,孩子之间经常会出现摩擦,往往就会各自一套理由来到老师这“告状”,作为教师不仅仅要为孩子解决问题,更多的是我希望孩子明白一个道理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通常我会让出现摩擦的孩子,挨个说给我听事情的起因经过,从他们的说词中找到突破口,帮助他们各自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两个巴掌拍不响”,既然发生争执,肯定不是一个人的错,我会让孩子每个人反省到自己的问题,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当看到孩子的心情都逐渐走向平静的时候,我会让孩子相互承认错误,懂得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友爱,能够与他人之间友好相处,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方式,而不是用争吵来解决问题,同时我会延伸一下,使孩子在平日生活中能够很好地与他人相处,学会关心他人,学会维系关系,使孩子能够真正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㈢每天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关心教育
其实,每天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一天下来还是非常忙碌的,很多时候一些预想的事情是根本没有时间去完成,很多时候就搁置了,但是我始终认为,在学校里每天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关心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学校里的学生家庭的生活的条件都是非常优越的,成长在蜜罐里,真可谓是温室里的小花朵,没有经历过任何的风吹日晒。
他们对待别人的关心往往都是视而不见的,特别是父母。还记得,班上有一个学生常常跟我说:“老师,我每天这么累,天天要学习,爸爸妈妈每天都可以玩,我也想跟他们一样,每天都可以玩玩。”看似一句不经意的话语,其实他当时让我非常震撼,原来他从来没有想过父母所付出的爱,他从来不知道父母支付着昂价的学费,只希望他可以出人头地,而这些高昂的学费是父母用多少辛劳换回来的?
我知道六年级的孩子是可以听懂许多道理的,当我给孩子讲这些道理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孩子的内心还是有所触动的,与他的交流中,我也清楚地知道孩子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生活为什么会如此的优越,他缺少的正是对于父母的关心,认为所有人对自己的付出就是理所当然的,
而后在跟他的父母交流中,我发现“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是深爱自己的孩子,他的父母每天都陪伴孩子做作业,只要不睡觉,父母也不会睡觉,给予他的是“陪伴”,不让他感到孤单,感受到的是父母对他浓浓的关心与关爱;看到孩子每天睡这么晚,就决定不让孩子坐校车,坚持每天开车送哈子上学,只为让他多睡半个小时,关心的是他的身体发育情况。而所有的一切,在孩子的眼里是理所当然的。
作为教师,当我知道这些的时候,我知道对于孩子缺失的是关心的教育,我们应当教育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要学会感恩父母,感恩每一个关心、爱护、帮助自己的人,同时也学会向别人付出自己的爱与关心。
相信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想要培养出这样的人来,一个能够学会关心人的人,这样的人他一定会正面积极的活着,并且会去努力追求,实现自己一生的幸福。
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正向的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父母以及家人、关心同学朋友、关心社会、关心一切应该关心的事情。这样的引导,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我们对于孩子的爱,这是一种深沉的爱,是我们最终教育想要看到的结果。
那么,首先就让我们有一颗爱生之心,用爱心来教育学生,学生才会有可能拥有一颗爱心,从老师身上,学生就可以感受到人性的光辉,感受到关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