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教学科研

《教育魅力》读后感

发表时间:2018-01-10 作者:梁国栋阅读次数:544

拿到于漪老师主编的《教育魅力》一书,书封面上的一句话吸引了我的眼球——“如果你想让一个孩子的生命有所不同,成为一位教师吧!”细细阅读,感怀极深的一句话是:“做孩子生命中的贵人。”虽然教育仅仅是一个职业,但确实是一份良心产业。

魅力,就是极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文章有魅力,别人就愿意多读,人有魅力,别人就愿意与之交往。一个教师若有魅力,学生就喜欢多亲近,聆听其教诲,所谓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也。

品读《教育魅力》,让我感受到了教育闪闪发光的魅力。同时认识到:教育的魅力首先在于教育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蓬勃向上、锲而不舍的精神;教育的魅力不体现在高楼大厦和现代化设施,而主要体现为人的魅力、教师的魅力。

就像美国自白派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所说的说:魅力有一种能使人开颜、消怒,并且悦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质。它不像水龙头那样随开随关,突然迸发。它像根丝巧妙地编织在性格里,它闪闪发光,光明灿烂,经久不灭。所以,每位教师都应该形成自己的教育魅力。而《教育魅力》一书,恰恰成为推动教师形成独特魅力的“上帝之手”。

于漪老师《教育魅力》一书中说:我爱学生,爱生活,爱未来,爱蕴含着灿烂中华文明的语文。教课不是当旁观的评论员,只有用生命编织的、从心底里流出来的歌,才动听,才感人,才会如清澈明净的泉水叮叮咚咚入学生的心田。正因为这份爱,才使得于老师形成了独特的、吸引人的教师魅力——师爱的魅力。

师爱是教师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魅力的源泉,是教育的前提,夏沔尊也曾说过教育之没有爱犹如池塘之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魅力》一书中,于老师并没有把师爱看得那么简单。在她看来一个教师要形成师爱的魅力,就要把把自己的学生都看成一个个正在成长的生命,因而能感受到责任的重大和使命的光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感觉跟孩子们交往是一种乐趣,从而关注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们的心灵,和他们进行平等的对话和沟通,成为孩子们最可信赖的朋友和引路人。

除了于漪老师的教育故事之外,书中还讲了一系列教育大师散发出迷人教育魅力的动人故事,古代的有孔子、孟子、董仲舒、郑玄、颜之推、韩愈、朱熹、黄宗羲、王夫之等,近现代的有蔡元培、陶行知、马寅初、等等,以及一大批活跃在教育一线的普通教师关爱学生、投入教育的感人事迹。这么多的教育故事铺排开来,我们似乎真的看到了教育魅力闪闪发光,光明灿烂,经久不灭。同时让我认识到:古往今来,大凡成功的教育家,无不是有魅力的教师。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是有魅力的,他的一生大多在游历或流亡中度过,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情况下,他的身边总是跟着许多学生,有些学生甚至终身陪伴他。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是有魅力的,他曾先后讲过1000多节公开课,成为语文教学公开课听众最广的人。他跑遍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澳门,讲学1200多场,有些地方还成立了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会

一个教师如果认定自己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认定教师这个职业,其出发点与归宿都是学生的成长,能够像于漪老师那样把学生放在自己心中”,能够使自己教师职业的价值与乐趣体现在教师也生活在学生心中,那就真能够像她那样魅力无穷,在教育中用生命歌唱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像于老师那样带着对生命的洞察和至爱,带着人格的魅力和灵性,像寻找珍贵的金子一样去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激发生命的活力。

《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的钥匙》一书中,有一份有关教师教育魅力现状的调查材料,内中显示中学生的反映,依次为人格魅力(662%)、师爱魅力(153%)、学识魅力(121%)和形象魅力(64)。家长的反映依次则是人格魅力(481)、师爱魅力(358)、学识魅力(154%)和形象魅力(07%)。表明教师吸引学生的教育魅力最主要的是人格魅力。就像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师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

教育既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人格魅力的延续。教育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受业解惑”,还要“传道”。而“传道”,除了言传,更重身教。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人格魅力。人格就是人的样子,是一个人心态、品格、个性、气质和行为方式的基本特征。教师的人格会通过各种方式、各种途径渗透、融会到教学活动中去,制约着教育的格调、质量和品位。

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表现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荀子. 儒效》中有一句话: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当了教师就应该像陶行知先生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所有的学生,无论是富裕的还是贫困的,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调皮的还是听话的,都需要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爱,教师奉献出的爱心是照亮学生心灵的盏盏烛光。

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表现为诚信、公正和廉洁。一个真正有魅力的教师,总是为人正大光明,办事言行一致,处世廉洁自律。 公生明,廉生威,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的建立,不是靠老师这个称谓带来的,更不是靠说教和体罚强迫的,而是靠教师自己的情操和品格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后自然生成的。就像汉时韩婴所言不言而信,不怒而威,师之谓也

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表现为从善如流,勇于改过。一个真正有魅力的教师总是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把周围的人作为一镜子,善于肯定并学习别人的长处,善于反思并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闻过则喜。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错误,关键是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休谟在其《人性论》中指出:一个没有犯任何错误的人,除了他的理解正确以外,不能要求得到任何其他的赞美;而一个改正了自己错误的人,则既表示他的理解正确,又表示他的胸襟光明磊落。真正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不会文过饰非,他会向学生诚恳地承认错误,并努力改正。教师敢于直面自己的过错不仅不会损害自己的师表形象,还会更加张扬教师的人格魅力,达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的效果。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正在成长着的生命个体,教育需要心灵的沟通,需要情感的交流,需要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师的师爱和人格、教师的学识和气质是教育的载体和风帆,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所携带的课程资源是否丰富,是否有魅力。教师以其独特的魅力支撑着教育这座千秋大厦。

0条评论,有544人参与。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评论

暂时还没有相关评论,赶紧抢沙发吧!


地址:山东青岛市市南区湖南路29号

邮编:260001

电话:0532-82865917

青岛榉园学校 www.juyuan.qdedu.net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