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纪律问题是我们每一名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课堂上良好的纪律是教师顺完成教学计划的保证,是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我发现学生的课堂纪律维持课堂纪律、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之间达成平衡,是深有学问的。带着平日教学中的种种困惑,我翻开这这本《课堂纪律问题预防与应对》,开始寻找答案。
答案一:关爱。学生在课堂上的纪律问题,就像一个个问题之“锁”,而关爱就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把“钥匙”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怀有一颗爱心去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从关心他们的角度去解决纪律问题。书中的“课堂纪律问题预防与应对策略背后的普遍原则”中就有“将心比心”原则。我们在处理学生纪律问题时,要带着友善、关爱、同情的态度,这样良性循环才会形成,学生才会乐于接受你的教育。
答案二:“沉默”。愤怒会让人失去理智,在最初上课时,我总会因为生气而提高嗓音,提醒大家“安静!安静!”,但效果并不好。通过阅读,我发现我们在处理课堂纪律问题时更应该要冷静,要保持“沉默”。有时学生会有讲话、做小动作的行为,先不要生气,只要一个小小的眼神,他就知道你要他自觉守纪律,从而在不扰乱课堂秩序的同时维持好纪律;而眼神起不到作用时,也要冷静控制自己的情绪,走到他的身边,轻轻拍拍他,或者敲敲他的桌子,再用眼神示意他……其实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震慑”,通过尝试,我发现这些方法都比大声喊叫起到的效果要好。
第三,方法。除了“沉默”的方法,凯尼格博士在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应对课堂纪律问题的方法,很多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去实施。在常规方法不管用的时候,可以尝试换一个思路,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教师就是在与学生“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