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工作之余,我阅读了《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发展》一书,感觉受益匪浅。老师的期望和学生的智力发展竟有如此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感悟。
皮格马利翁是传说中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国王,他爱好雕刻,倾注全部心力精心雕刻了一位美女的雕像,并爱上了她。由于国王长期含情脉脉地注视着这座雕像,一心一意期待她成为真人,与之成婚,这份真挚的感情最终感动了天神,把冷冰冰的雕塑变成了真人。这种因为期待而产生的力量就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
|
我们老师就要做教育中的皮格马利翁,把“皮格马利翁效应”应用到学生身上。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的智力水平的发展潜力就越大。“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一种心理暗示。这也和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不谋而合。
在真实的教与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怎样正确的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来达到自己的教育目标,产生我们所期待的教学效果呢?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抓住教育契机,及时给予鼓励和评价。对学习态度端正、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老师可以施以恰当的肯定和指导,可以使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如果这时候老师再抓住机会传授一些学习技巧,则会令这些学生们的成绩扶摇而上;对没有学习兴趣,马马虎虎,虚度光阴的学困生,如果老师多鼓励、多关心、多表扬、多引导,甚至有意的暗示“你能行”,则会令学困生们鼓足勇气,树立信心,对学习重燃希望,那么改变学困生的现有状态则指日可待。
二、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要真诚。其实每个孩子都十分在意老师对他的态度,都十分渴望老师对他的表扬。有个别时候,老师会觉得某个学生行为十分过分,屡教不改,大有破罐子破摔之势,十分令人寒心。这时候,老师千万不要放弃自己的努力,也不要跟不懂事的孩子斤斤计较,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加以引导,想方设法的去发掘其可取之处,找到其闪光点称赞他的长处,日久见人心,孩子一定会感受到老师带来的温暖。
三、老师的评价和鼓励要真实而且恰如其分。在课堂上的大多数时候大部分老师都能做到及时地给予学生鼓励,但要做到真实而且恰如其分就难的多了。以英语课为例,通常一节课的教学环节层层相扣,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课堂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如老师评价、生生互评。有时候,老师的评价只是简单的“不错”、“你回答的对”、“应该是
......”,评价过于单调。而且学生听了以后并不能对学生的进步祈起到多大作用,所以说这种评价除了单调而且无效。那么怎样使“皮格马利翁效应”发挥作用?那就要求老师们在备课时就要下工夫,实事求是的进行学情分析,掌握学生的个性情况。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比如说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并及时的给予学生期望,特别是学困生,只有这样做,学困生才能具体知道怎样改正,今后向哪个方向继续努力。
|
在学生的成长之路,有一位优秀的、耐心的、细心的老师指引,学生才能进步和长大。所以老师的作用是巨大的。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用充满期盼的眼神、关怀备至的微笑、真诚的鼓励和评价,带给学生进步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用“真实地谎言”积极地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不要只重视知识的传递,而忘了把真情实感倾注到与学生的关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