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教学科研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发表时间:2017-11-03 作者:杨金潇阅读次数:469

 

有幸阅读了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书中所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深深地感动了我,“爱心”充满了这本书的每一个角落,从而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爱心与教育》讲述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其中有万同的故事给我感触颇深。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在想,我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那样的学生,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与李老师相比,我真的羞愧难当!其实每一个学校都有形形色色的万同,也有很多老师为这样的万同付出了自己的耐心、爱心。但是又有几人能如李镇西老师那样不弃不舍,耐心细致地对待万同的呢?很多人最后选择了抱怨、选择了放弃、选择了任其自然。李镇西老师之所以能成为名师,我想就是因为他对教育的执着,对学生的爱。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孩子,这是一种特殊力量的奉献,教师要用美好的爱,用对人的尊敬和美好,深信的精神来塑造人。陶行知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爱心便没有成功的教育。

作为一名卫生教师,我要反思自己在面对学生的时候,是否做到了有爱心、有耐心、有恒心,在学生需要我的时候,是否能及时的去处理、去关怀;在与学生相处的时候,要怎样用语言、行动去表达对他的爱。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告诉我们在学校生活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它们是滋补孩子心田的甘露,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

1条评论,有469人参与。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评论

邱静IP:172.17.35.28 2017/11/22 16:31:13 发表
多欣赏、多鼓励、多表扬,让孩子们有信心。教师的爱,不能只钟情于优生,要知道学困生更需要教师的加倍关心与呵护,成绩越差,越不能歧视他;毛病越多,越要亲近他。在学习上自叹不如的孩子性格都比较敏感,如果我们一味的指出他的缺点,只会增大他的压力,万一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就不好了。其实,老师简单的一句称赞,同学们的一点掌声都会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掀起巨大的波澜。给学生们创设一种平等、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时时处处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身心发展规律, 我想,这就是爱学生的一种表现。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页 共1


地址:山东青岛市市南区湖南路29号

邮编:260001

电话:0532-82865917

青岛榉园学校 www.juyuan.qdedu.net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