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和一位非教育人士闲聊,他问我知道可汗学院吗?我摇头,于是他嘲笑了我,笑我多次在家紧闭房门,录制微课,却不知道这源于谁?结果从一个非教育人士的口中我第一次听说了“萨尔曼.可汗”这个名字。假期临近,学校又给老师们提供了读书学习的机会,这个名字又映入了我的眼帘,毫不犹豫,就是这本了——《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在书中,萨尔曼·可汗以“可汗学院”的成功为证,分析了当前教育各方面的缺陷和落后之处,提出了改革当下教育、实现教育公平与高效的新主张。
翻转课堂的思想符合现在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它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打破了“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的传统学习模式,重点是学生在课下自学,教师由授课转为引导,课堂变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正是因为这种种的优点,作为一名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我也在积极的尝试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慢慢学习中,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是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就小学课程来说,有语文、数学、英语、信息、音乐、体育等等多门课程,是不是这些课程都适合“翻转课堂”呢?就具体一门课程,有新授课、复习课和练习课等不同的课型,是不是这些课型也都适合“翻转课堂”呢?从铺垫盖地的各种微课比赛中以及公开课中,我们都看到了微课的身影,似乎得到的是肯定的答案。
第二,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众所周知,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种理想状态。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亦步亦趋地跟随着教师走,没有强烈的意志支配自己,更难以谈到创造性地超越自我。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到了翻转课堂,学生对于教学形式的热情往往大于对教学内容的关注。有部分学习积极性很高的孩子,在传统的课堂上也能扎实的掌握所学内容,并利用课余时间探索课外知识。但是大部分学生,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管机制,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急剧下降,出现知识掌握不牢固的现象。他们很容易在失去外在力量的情况下,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会随意放松甚至放纵自己。既然是个性化学习,学生难免出现课下看不完视频课程的情况,这样上课处理作业和讨论交流的时候就会无从下手,无法完成学习任务。日积月累,学生面临的信息量和知识量就会增加,也会形成不良循环。
第三,是不是所有的老师都适合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程度的信息素养,教师不仅要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还要学会录制、编辑视频,并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搜集、获取、传递、加工、处理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学生参考学习。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持续的观察,对学习进程进行评估。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产生的问题进行反馈,甚至要忍受教室内有一定程度的混乱。是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具备这种素养。
《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这本书中,阐述了翻转课堂的优越性,同时也肯定了教育本身是多元化的。翻转课堂也只是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当下教育环境的复杂、教育资源不均衡,各学科学科特点不同,不能靠一种或者一类教学模式来解决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