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教学科研

《山之四季》--“生活”的感悟

发表时间:2017-11-28 作者:袁璐阅读次数:360

             近期,因和孩子们进行了诗歌的诵读和诗歌的创作,所以认识到了高村光太郎。

     高村光太郎是日本大正昭和年间著名诗人和雕刻家。出于好奇,从百度搜到了他的简介,在他的作品之中,有一本书叫《山之四季》。 起初,完全是对这本的书的名字感到好奇,而后,则对里面的内容的写作手法以及文字的叙述充满喜欢。

     读过后感觉到这本书更像是随笔集,15篇文字记录他山中隐居生活。日本战败之后,他选择孤身一人来到岩手县的山间,开始隐居生活。而这部《山之四季》,正是这七年时光的记录。那个流连东京的光太郎不再,他和他敏感细腻的乡野世界,就此展开。最吸引我的是他隐于山中的自在,脱离了现实生活中忙忙碌碌、尔虞我诈。与大然中的生灵亲密接触,感受到了大自然赐予的纯真的力量。

     现在的我或者我们,每天忙忙碌碌,也许都没有真正感受一下真正的生活:像是“在四面白雪里,他能听见地炉里柴火毕剥的响声,水壶里热水沸腾的微弱声,还有啄木鸟忙活着的““咚咚”声。”也许青岛没有啄木鸟,但是临近冬天,我们仍能在校园内看到大大小的麻雀,他们或许飞上枝头,或许行走跳动在地面上,歪着脑袋看着这忙碌的世界。我也想到了现在我们的孩子们不会写作文,为什么?观察的少了,感受的少了。我也想把这本书推介给孩子们读一读,让他们从中感受到生活的最纯真的简朴,也从中学会一些写作的方法,积累一些好词好句,最主要能从中感悟到如何把生活“搬到”习作中。

      “高村光太郎自我放逐的山居生活,繁重的山间劳作、贫瘠的土地与收成、漫长的冬季严寒、身体的病痛与精神的苦痛,高村的避世而居绝不是桃花源般的安逸美好,而是有种种窘迫与不便之处。在枯寂中有种生活本来的生动与自然而然。他自己种的粮食,常常是近于颗粒无收的状态,记忆深刻的是他说,有一年夏天太热了,自己热得动一动就觉得要生病,于是也就不管地里的作物,让它们也自生自灭随便生长吧。看着书,我也觉得岩手县确实淳朴美好——空气总是那么清新,天空也干净,吃的东西也多样而且健康。对于在城市生活太久的人来说,在村子里住着“体验”倒是不错的。我内心是向往这种生活的。高村光太郎先生在“不知寂寞的孤独”一文中写,“只要做好我在那里能做的事,完成我应尽的责任就好。之后就只能顺应天命,独自死去,然后万事休矣。”你看,简单朴素的语句就把生活的真理道的一清二楚。

      风吹过参天大树跟吹过小草的声音是不一样的。与人相处叫孤独,与万物相处是感悟。

1条评论,有360人参与。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评论

张倩IP:60.209.216.235 2017/11/29 21:26:49 发表
近期看了《小森林》,那些静得指能听见呼吸的日子里,你明白孤独即生活。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页 共1


地址:山东青岛市市南区湖南路29号

邮编:260001

电话:0532-82865917

青岛榉园学校 www.juyuan.qdedu.net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