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快乐和不快乐全在我们的一念之间”,是的,作为教师,我们的快乐和幸福不在于我们拥有很多,而在于我们怎样看待自己所拥有的。而我的快乐来源于孩子们那张微笑的脸庞和他们那颗温暖善良的心。如果能够将自己的知识与快乐同时分享给孩子们,那么我认为这时就可以授予自己一枚“棒棒教师”的勋章了。
在《做最棒的老师》一书中讲到,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在《论语》中就有“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之说,提倡在教育中乐学、好学;而古代同样也有“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梁,锥刺股”等“苦学”观念。现代的教育更多继承了古代“苦学”的传统。如何能够快乐地学习,开心地成长?如何能够见到老师的笑脸?这几乎是所有学生内心的疑问。
面对这些调皮可爱、心智尚未成熟的小豆子们,多一份耐心,少一份责备,不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了。在一节以家庭为主题的品德与社会课上,我让学生们来介绍自己父母的工作情况,这时小昊很自豪地说出了自己父亲的职业:“我的爸爸是卖螺丝钉的。”大家听到后哄堂大笑。小昊的脸一下子阴沉了许多,疑惑的眉毛,慌张的眼神顿时让我既生气又心疼。我整理了一下心情,等待孩子们的笑声过去后,便微笑着对大家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是充满正能量并且努力工作的人,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尊重。而且你们可别小瞧螺丝钉,它的作用可大着呢!城市中的高楼大厦都需要用到它,若是世界上没有像小昊爸爸一样可敬的人,我们现在说不定还躺在大马路上睡觉呢。”话音刚落,又一次笑声传来。但这次却与上次不同,同学们一边笑着一边也朝小昊投去了带有敬意的目光,而此时的小昊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作为教师,我认为有义务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快乐的课堂,一个充满尊重与鼓励的课堂。也许一味的说教并不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相反,若是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让孩子们既能感受到轻松和快乐,又能有所反思,这样教育效果的达成大概会明朗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