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密码》整本书都是围绕着“教师成长”而展开的,书中有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文章、有他们的成长故事、有时下比较流行的教育话题……阅读中,我边看边反思,同时也在回忆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种种过往。
上大学时,就时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刚刚听到时,并不是很理解。随着自己在教育教学岗位中的实践,对于这句话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在此书中,我获得更多的是经验,是方法。
首先,活到老,学到老。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而我们,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更是如此,要想站稳三尺讲台,就要不断迎合目前的教育教学形势,赶上教育教学的步伐 。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对于我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那将会大大缩短我们成长的路程,也可以点燃分层教学策略的火花,灵活处理教材与教学、师生及生生之间的关系,并可以有效整合各种课堂教学资源。作为教师的我们,总会遇到些问题是自己所不能解决的,而有时他人也无法给予一些切实可行的帮助,那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学习来解决难题、克服难题。每一个人一生都不可能走入同一条河流,人生也如此,不可能再重复自己的生活之路。
其次要注意合作。现在是一个合作型的社会,没有合作就很难有所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亦如此。我们需要用积极的态度,进行团队间的合作,尤其是与家长、学生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合作中,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因此所塑造的个性特点也各不同,特长各异,采用合作的方式,可以让团队中的成员,取长补短,取长补长,是各取所需的最佳途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懂得向老教师虚心求教,借别人的经验来成就自己,可以缩短我们的成长之路。弥补自己匮乏的教育教学经验,最好的办法就是向老教师们“取经”,在教育教学等多方面与他们多进行交流,汲取有益的“营养”。在老教师允许的情况下,多听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长处,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合作,是我们成长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在成长的大道上,走得更快捷,更坚定,更有力。
再次要善教学生。 善教的原则、形式有很多,但其中没有一条原则是“讲得越多越好”,也没有一种形式是“灌”。这也就是告诉我们教师,整节课都自始至终地讲个不停,把学生的头脑当容器,狠狠地灌,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老师和学生都累死了!”因此在教学前,我们应多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只有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合理的分层教学设计与策略,精心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才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进行快乐和高效的学习。另外,我们在面对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时,要做一个有心人,用关心去打动学生,用爱心去点燃学生,用真心去感染学生。用心的去爱、去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个性化地成长。
总而言之,想尽快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班级管理能力,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上花时间、下功夫,大胆创新、开拓进取,采用多种教学策略,针对学情,进行分层教学,不断反思自己,通过反思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课堂因我们而改变,教育因我们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