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书的缘分其实也很微妙。在那间街角的咖啡厅,我随意翻看着书架上各种亲子阅读类书籍,也许是自己有成为一个“聪明的妈妈”的愿望,我打开了这本《聪明的妈妈教方法》…… 原来这本书和我们想象中的空讲大道理的书很不同,它是一位华人妈妈亲历的美国小学教育手记,也是这位妈妈对哈佛、斯坦福的思维教学模型进行了解后的思考。

打开书的第一章,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开学第一周美国孩子都在忙什么》,这种发问式的题目让我不禁也问问我自己,开学第一周中国孩子都在忙什么?也许他们在想办法集中精力上课认真听讲,好从假期的疲惫旅行中恢复点能量;也许他们正在适应新的教室、新的老师、甚至是新的同学……而开学第一周,几乎全美国的孩子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做计划。其实,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虽然花了不少时间来做计划,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做出完美和能严格执行的计划,计划本身做得怎么样并不是特别重要,关键是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做计划的重要性。“If you fail to plan,you plan to fail.”
美国小学老师无论教孩子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教方法,就说做计划这件事,常用的就是SMART目标法。简单来说,就是要制定“具体的目标”、“可衡量的目标”、“可行的目标”、“有奖励”、“有时限的目标”。看到这里,我也不禁想到,作为教师,我们在期初的时候同样也制定了各种目标,是不是有包括这几个方面呢?是不是真的切实可行、可衡量呢?如果连我们中国教师都难以完成的目标要求,那么美国的低年级小学生能够理解这种方法并制定合格的目标吗?其实,美国教师在这里起到了关键的引导作用,她们会帮孩子们列举一些具体的目标,例如,“不把脚放在桌子上”、“本周要学会三十个新单词”……所以说,有的时候不是孩子们学不会,而是老师不敢去教,不敢于去发掘孩子们身上的潜力,或者说老师布置了制定计划的任务,却不教给学生具体的方法,让孩子们自己去琢磨,必定事倍功半。美国的教师不仅会手把手教给学生怎么去做,还提供各种各样的计划模板、工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计划就变成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个习惯了。美国人的这种习惯,在我们去美国维哈小学访学的时候也体现出来了。在教师休息室里的墙上,张贴着学期计划表格、月计划表格、周计划表格。这些表格是提前制定出来的,并且是要严格执行的,由此可见,做好计划的重要性。
继续读下去,一个个充满吸引力的主题——“一定要告诉孩子,书是甜的”、“美国小学二年级教孩子的六顶思考帽”、“孩子们都喜欢的PBL项目学习法”、“仪式感对孩子们很重要”、“不玩体育在美国根本混不下去”、“从学前班开始培养孩子的领导力”、“在美国,孩子的动手能力这样练”……仿佛自己已经成为了那个“聪明的妈妈”。实际上,这些教会孩子如何阅读、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也正是我们教师们需要教会学生的吗?这些方法也是和我们正在学习的STEAM教学相关联的。
不管怎样,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先要转变,教学方法不能照搬美式教育,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学习、改进,成为我们创新教学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