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我细细研读了夏洛特·丹尼尔森所著的《提升专业实践力:教学的框架》一书。这本书描述的教学框架确认了教师职责的各个方面,并且通过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证明,教师履行这些职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读了这本书,再结合本次成都学习的收获,通过理解和内化,相信对我的教学工作一定会有指导作用。
作者夏洛特在这个教学框架里,将复杂的教学活动分成了22个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又被归纳入计划和准备、课堂环境、课堂教学、专业职责这四个教学职责板块。这些组成部分适用于各种教学场景,而专业实践的各个组成部分也构成了一个综合性框架,以反应教学的多种不同层次。
教学框架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模式的基础上的。它认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重要的概念,培养学生掌握重要的认知技能,运用手头的资源,完成这些目标是每位教师的责任。有一条主线贯穿在整个教学框架之中,并为教师可能承担的各种工作提供一个组织化的结构,这条线索就是设法让学生学习重要的学科知识。框架中的所有组成部分都是为了这一主要目的服务的。计划和准备、课堂环境、课堂教学、专业职责这四个教学职责也是教师教学中的生命线。
一、计划和准备。
一节英语课是否优秀,主要看其是否真正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包括这节课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内部认知过程、相关语言能力与素养的养成。在备课时,除了正常的备课外,特别重要的是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即以学生的身份对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备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应该在假期就将本学期的备好,对本册知识要有一个整体的框架,然后要整体备课纵横联系。并且在备课过程中要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以核心问题为中心,容和课程。在课后,通过有实效的反思条课堂质量。
二、课堂环境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老师在一堂课中要在黑板上书写单词、重点对话、句式,教学起来相当的繁锁、费力、耗时。有时,为了丰富教学效果,教师也会引入简笔画进行辅助,而现在看来,这种教学手段的效果已经不那么明显,或者说已经吸引不住学生的眼球了。但是如果引入多媒体进行教学,效果就不一样了。教师在课前将有关教学内容制成课件,在教学中展示出来,就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能在相同的40分钟内,呈现更多的知识,既清楚又规范,图文并茂,又开阔了学生视野,扩大了课堂信息容量,从而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轻轻松松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课堂教学
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是积极情感的源泉。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活动因素,有目的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得到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他们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与教材之间产生通畅的情感交流。
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加语言活动的意识,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玩、摸、演、唱、画等形式,不仅能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就感。成就感是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学生一旦形成了成就感,就会产生更强的进取精神。
例如:在教授“We’ll see lots of stones.”这篇课文时,先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关于“Stonehenge”的录像,为孩子创设一种情景,在这种情境之下,让孩子带着对本课的好奇心,去听课文,解决问题。在教授本课“mystery”这个单词时,先让孩子自己根据字母发音,子教授正确读音。用“loulder,loulder.loulder”的游戏进行操练。再利用图片演示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最后再唱一首与本课有关的歌曲来结束本课。本节课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经各种方法进行整合,既让学生有兴趣的学习,又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我就这样利用各种条件和环境,努力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和宽松的活动氛围,让学生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在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情绪高涨,兴趣倍增。让课堂既适合儿童、又充实而有效。
四、专业职责
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而且是青少年思想品格上的引路人。学校是每个学生的栖身与学习之地,学校的教育方式与手段对学生的影响极大。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思想,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使教师的言教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为人师表,才能使学生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到所学道德准则的可信,从而愿意积极行动,促成学生的言行统一。
通过阅读这本书和本次的成都培训,让我思考的内容还有很多,而作为一名教师,更加应该多读些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参加多次培训,这样对自己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将这些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让自己教学的生命线更加的光彩熠熠。